Posted in: 生活

唐朝藩镇能在自己的地盘任命刺史吗?

头图

略长,慎入

起源。唐朝的节度使始于唐睿宗时期的幽州节度使,最初设立目的是为了总督北方军事,抵挡突厥和契丹。而且当时唐朝实行府兵制,大规模征召兵员只有在战争时期才会发生,基本不存在将军专权的情况。

发展。到了唐玄宗时期,节度使变得举足轻重。

而节度使之所以在政治上崭露头角,是因为一项重要的改革——府兵制改募兵制。这项改革受到后人诸多否定,让我们看看真实情况。

中唐以来,唐帝国一直受到西方和北方的游牧民族入侵,“天可汗”的地位早已不复存在。

公元 695 年,吐蕃论钦陵入侵唐帝国,次年在吐谷浑罗素山击败了王孝杰娄师德率领的大军。

公元 696 年,契丹发生大规模叛乱,在硖石谷歼灭了唐帝国二十八员将领率领的军队。后因默掇可汗袭击后部继续南侵,河北震动。

同年,突厥入侵甘肃凉州,呼应吐蕃,吐蕃要求唐帝国从四镇撤军。

公元 697 年,突厥默掇可汗单方面停止谈判,并掠夺诸州,唐帝国举国震动。

面对日益紧张的边境形势,原先的府兵制已经不适用于新的战争环境。

为了应对外来入侵,睿宗、中宗、武后做了诸多努力,例如修缮隋长城,建立新的防御工事,部分地区采用募兵制,以及设立节度使。

改府兵为募兵,建立由国家供给的职业军队,代替原先闲时为农,战时为兵的府兵。(另外也因为土地兼并、腐败等因素,府兵制渐渐难以维系。)

最终,励精图治的唐玄宗决心在对外战争中树立唐帝国对外的权威

这段时间内针对吐蕃、突厥、契丹、奚族设立九大蕃镇。九大蕃镇分别是:

平卢,驻营(首府)于营州,于 719 年设立,用于控制南满,防御契丹和奚族。

范阳,驻营于幽州,于 714 年设立,目的是防御契丹、奚和突厥对河北的入侵。

河东,驻营于太原,于 723 年设立,用于防御突厥、奚、契丹对河东入侵,控制定居的部分部落。

朔方,驻营于灵武,于 713 年设立,用于防御突厥入侵关中,控制鄂尔多斯定居的部落民族。

陇右,驻营于鄯州,设立于 714 年,防御吐蕃对关中入侵。

河西,驻营于凉州,设立于 711 年,防御吐蕃突厥对河西走廊入侵。

剑南,驻营成都,设立于 717 年,防御吐蕃入侵四川。

北庭,驻营庭州,设立于 727 年,控制中亚通道。

安西,驻营龟兹,设立于 718 年,控制塔里木绿洲。

为了有效使军队投入对外战争,唐帝国设立了节度使。

而所谓节度使,就是总理一方军务,率领招募的士兵对外作战的指挥官。节度使具有地方军事全权,军事行动无需中央授权,在应对机动力强的游牧部落时有以快制快之效。

募兵推行,节度使建立,效果立竿见影。尤其自八世纪中期到安史之乱前,唐帝国对吐蕃、契丹的战争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例子太多例举两个)

728 年,在吐蕃境内占领多个主要要塞,729 年进入青海湖地区。737—740 年再次进入青海湖地区,最终占领安戎,取得决定性胜利。

753 年哥舒翰夺取黄河上游地区。

735、736 年,大败突骑施苏禄。

740、744 年,李适之、安禄山数次击败契丹、奚族叛乱。

但是,这段时间内节度使也渐渐成了帝国新的威胁。由于对边关的物资运输极其困难,八世纪二十年代,节度使被认可在所在地屯田,管理后勤,后来直接掌管了地区财政归属。而且部分节度使兼任了节度使以外的官职,比如朔方节度使兼任关内道采访使,有了一定驻营外人事任命权。并且中央宰相集团中多位宰相都是节度使出身,如牛仙客、李适之,这给了职业军人通往中央的途径。

除此之外,还有最为危险的政策:748 年,李林甫上疏,要求将边境将领置于外族节度使之下。其中主要的两个外族将领(两人是宿敌)就是安禄山(河东、范阳、平卢)和哥舒翰(陇右)(这一建议直接原因是皇甫惟明和王忠嗣事件,可以视为李林甫为控制边防将领而做的阴谋)

这一做法一是因为外族将领更加骁勇善战(如哥舒翰)另一方面是因为外族将领在朝中政治基础不足而必须依附李林甫,而且李林甫认为他们缺少政治野心。

放任节度使坐大的结果就是导致唐帝国由盛转衰的安史之乱。(当然还有不少其他原因,这里只考虑节度使的因素)

安史之乱最后以妥协的方式结束,这对节度使的直接影响,就是自治权更大(甚至拥有世袭权)、范围更广(遍布全国)、数量更多。节度使凭借军事实力,实现了对地方州县的实际控制,改组了唐帝国的地方行政结构。(由州—县改为蕃镇—州—县,主要是北方的几个节度使,黄巢叛乱后范围才扩大)

这时,唐帝国出现了全国军事化,军人大规模干预政治的形势,朝廷也基本只能默许节度使对地方官员的任命。

为了挽回局面,唐帝国的中央政府做了大量努力。

唐代宗尝试削减了蕃镇控制的州县,唐德宗将西北神策军纳入中央军,并且采取了两税法,扩大中央收入。而唐宪宗,实现了中央对蕃镇的重大胜利,元和削蕃。(期间存在波折,比如唐德宗削蕃心切反而酿成了河北诸镇之乱,直接导致了河北强蕃半独立且能自行人事任命)

关于元和削蕃,先要了解其针对的蕃镇。

分别是:幽州、成德、平卢、魏博、淮西(画重点,只有这几个蕃镇拥有相当的自治权和人事任命权)

关于元和削蕃,我在此不详述过程,只讲蕃镇。

蕃镇受到了沉重的打击,自治的蕃镇只剩下三个:幽州、成德、魏博

并且,唐帝国实现了在制度上对蕃镇进行管理。将蕃镇的收入限制在蕃镇驻营所在州,将原蕃镇所属州的岁入转交中央,并且提高了州的军事地位,使蕃镇不再对州具有军事上的控制。换言之,就是把镇—州—县改为了镇 / 州—县两级行政组织,有效强化了中央权威。

此时,蕃镇基本不再具备和中央抗衡的实力,而人事任命除了半自治蕃镇,基本收归中央。

但是,在这段中央地方斗法的时间中,唐帝国的经济基础已经出现了剧变。

安史之乱爆发后,全国大规模军事化,农业生产几乎停滞甚至倒退,通货紧缩严重。

随后唐德宗的两税法,即一年收两次税、鼓励地方向中央贡礼、盐铁官营,虽然给了中央收回权力的经费,但也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此外,唐帝国中央政府对地方蕃镇的军事行动和对外防御(吐蕃、南诏)的巨额军费,维持复兴的帝国中央政府的经费(中央政府复兴的重要表现是牛李党争,期间出现了中央机构扩大化、人员复杂化、政治官僚化,通俗点讲就是中央有权威了,不一致关注地方问题,开始内斗了)都使农民承担了巨大的增税负担。

再加上宪宗后期、武宗、宣宗时期,牛李党政日益激烈化、地方化,唐帝国陷入了无休止的内耗之中,甚至于轻视了基层地方的巨大隐患。(当然也有一些措施缓解,比如武宗灭佛,收回土地,限制农民皈依,宣宗之治打击朋党、统一朝政,积极务农,核实户口)

最终,唐帝国被愈演愈烈的农民起义和戍军暴动彻底击溃。

这段时间的暴乱情况基本可以分为以下几段:

780—820 年,为了加强中央权威的行动不断增加农民负担。

820—860 年,地方骚乱和地方性匪盗增加。

860—875 年,地方戍军开始大规模叛乱(庞勋),并且出现农民广泛支持的起义(王仙芝)。

875—884 年,黄巢叛乱如火如荼,唐帝国基层组织秩序被彻底粉碎。

884—907 年,地方势力不断崛起,控制 / 建立地方政权,唐帝国寿终正寝。

其实这段时期历史已经不属于旧官僚节度使和中央皇帝,而属于农民起义军和地方军阀了。(划重点,宪宗之后僖宗之前,节度使的任命基本收回中央,除了三个保持半自治的蕃镇,其他蕃镇基本回到了玄宗时代早期的情况)

在此仅简单叙述一下唐帝国内叛乱(戍军暴动农民起义)情况。

裘甫,859—860 年起义,860 年被王式镇压,揭开大规模叛乱的序幕。

庞勋,868—869 年率军兵变,戍军兵变代表人,企图朝廷命其为武宁节度使,最后由唐帝国借助外国军队镇压。(此时职业军人暴乱一发不可收拾,跨区域、得到地方势力支持的暴乱愈演愈烈,之前多为领导阶层内部斗争)

王仙芝、黄巢起义,874—884 年,一般被视为压倒唐帝国的最后一根稻草,但实际上也有阶段之分,前期主要是盗匪集团对帝国进行劫掠,从北打到南,中期企图建立新王朝从南方北上,甚至占领了长安,但没有得到地方支持,彻底改变了唐帝国政治结构(地方纷纷拥兵自重,成为和中央抵抗的政治实体),最终被镇压也是地方势力和脆弱的唐帝国中央共同镇压。(这是唐帝国后期最重要的政治变化)

唐帝国最后的 20 年发生了决定性的变化,唐帝国中央在农民战争中被彻底击败,各地节度使或地方势力纷纷开始拥兵自重(打着防匪盗的名头,如高骈),形成了分布广泛的政治实体。

最终,外族入侵并且扶持的代理人,地方士族起义控制的地方政权,拥兵自重的朝廷命官,一起瓜分了唐帝国的遗产。(这些人在 907 年唐帝国被朱温彻底毁灭前大都称自己为节度使,但其实旧瓶装了新酒,蕃镇已经成为地方政治实体而非帝国的下属机构)

所以实际上综唐一朝,节度使从最开始帝国的军事将领,演变为北方群雄割据、南方赋税稳定,再经历了宪宗到懿宗时期的稳定收编,从体制上的管理时期,最终在唐末成为了新兴军阀、唐旧官僚以及地方豪强组成的复杂的地方政治实体。

以上就是唐代节度使大致的历史轨迹,基本是从中央地方关系的角度上叙述(前中期比较容易表述,后期一言难尽),如果想更深入了解可以阅读张国刚教授的《唐代蕃镇考察》,里面从蕃镇的种类(四种蕃镇)对蕃镇进行了描述,个人认为是另一种视角,建议读了本回答仍存疑惑的朋友阅读。

另外唐末历史较为复杂,中央不仅存在官僚党争,宦官夺权,还存在对地方管理的种种挑战。而地方经济基础的变化,地方政治机构的本土化,地方军人的大规模参与政治以及农民起义等等。。。如果加上唐帝国对外外交那就更加复杂。。。

总之总结一下提问的问题,唐代节度使能否对官僚进行任命需要分时期、分地点的叙述,不能一概而论。

(论点的史料会晚点补上,当然要我有空翻翻书)

  • 微信或QQ扫一扫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