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我省中小学教育收费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提出要规范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管理,严禁学校以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班委、第三方服务机构合作方等名义,强制或变相强制违规收费。(广州广播电视台)
来电科技创始人与合作伙伴失联,或涉国有资产流失
共享充电宝行业“一哥”——深圳来电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来电科技)创始人袁冰松于近日失联,与其同时失联的还有深圳来电第一手接盘人韩冰。据记者了解,此二人曾因涉及国有资产流失而被地方国资聘请的法律团队追责。 记者从多名权威交叉信源了解到,袁与韩或涉及在与深圳来电的第二手接盘人——浙江省浦江县国资的合作过程中致国有资产流失事项。但记者未能从官方核实到二人是否被相关部门控制。 进一步的消息显示 ,包括袁冰松和韩冰在内,共有6名深圳来电相关人员相继失联。 “三电一兽”之一的来电科技,是共享充电宝行业最早“吃螃蟹”的企业,创始人袁冰松是来电科技的灵魂人物,人称“来电哥”。(第一财经)
樊振东已出任上海市青联常委、体育界别副主任
今天,#樊振东副主任#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榜首。
本文图片均为“上观新闻”微信公众号 图
微信公众号“上海青联”日前发布消息,上海运动员,市青联常委、体育界别副主任樊振东的巴黎奥运之旅,已圆满收官。
上海青联介绍,樊振东1997年1月22日出生于广州,长期效力于八一乒乓球队。2020年11月,军队专业体育力量调整改革,八一乒乓球队解散。
之后在各省市与运动员的双向选择下,2022年5月开始,樊振东运动员注册代表资格为上海。
2024年,樊振东加入上海市青年联合会,任市青联常委、体育界别副主任。
(原标题为:《已任副主任!樊振东在上海新职务曝光→》)
南昌从业者谈蔬菜涨价:天热易变质增加损耗,农户收入未明显提升
近期,全国多地蔬菜价格走高引发关注,有些蔬菜甚至涨到了“过年价”。除了普通市民的直观感受,宏观上真实的蔬菜价格如何?涨价对农户、商户等从业群体带来了哪些影响?
近两天,澎湃新闻记者以江西省会南昌为观察样本,走访了多个超市、农贸市场和蔬菜种植基地。
数据显示,7月份,南昌市蔬菜零售价格总体出现小幅上涨,其中黄瓜、茄子、辣椒、苦瓜等品种涨价相对明显。不过,由于受前期洪涝和持续高温影响,蔬菜产量下滑,农户的收入并未明显提升;此外,高温天气下蔬菜容易腐烂增加损耗,则成为商户的一大烦恼。
有饭店调整采购策略
“黄瓜三块钱一斤,丝瓜三块九毛八一斤,苦瓜五块五一斤……”8月16日上午,在南昌市的一家农贸市场,一大早买菜的人群熙熙攘攘,市民刘女士一边查看价目牌一边挑选。她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最近不少蔬菜价格上涨,特别是夏天要吃的黄瓜、苦瓜等。
“西红柿一个月前是两块多钱一斤,现在涨到了将近四块钱一斤。”另一家连锁超市内,手里拿着一把葱正在挑选西红柿的市民万女士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她家中只有自己和丈夫两个人,以前每天买蔬菜只需花费不到十元,如今这笔花销涨到了将近二十元,“现在我每次只拿两个西红柿”。
一家连锁超市内,市民正在挑选蔬菜。澎湃新闻记者 罗振宇 图
不过,也有市民认为涨价幅度尚在可接受范围。据经常买菜的李女士观察,并非所有的蔬菜都在涨价,有的只是出现了轻微涨价,“比如这个杭椒,一斤卖个四块钱上下,都是正常的价格波动,另一种螺丝椒原来一斤要五六块钱,现在卖七块多钱一斤,涨了10%左右,幅度不算太大”。
面对菜价上涨,餐饮行业从业者则选择了调整采购策略。一家饭店的老板田女士称,虽然成本上涨,但店里每天的菜谱并没有太大调整,“我们一涨价,顾客会接受不了,而且菜谱每天必须要有那么多花样,不然太单调也会影响生意,以前我们是一次性买很多菜储存起来,现在为了减少损耗,一次只买半天的用量”。
天气炎热蔬菜易变质
位于南昌市红谷滩区的沁园农贸市场,是江西省功能最齐全、设施最齐备、经营面积最大的农贸市场,主体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共设有摊位538个。下午时分,澎湃新闻记者来到该市场二楼的蔬菜区,仍有不少摊贩正在经营。
毛女士的摊位处在入口拐角处,由于位置好,每天的营业额较为可观,生意好的时候一天可以卖到两三千元。在她看来,除了进价成本上涨,高温天气下蔬菜容易变质增加损耗,也是推高菜价的一大原因。
“夏季的蔬菜必须尽快卖出去,否则进价七块钱一斤的芹菜,剩到下午就泛黄变蔫了,只能以两块钱一斤的低价赔本处理。”毛女士称,越贵的菜损耗越大,“以韭菜黄为例,每卖出一斤虽然能赚到两块钱的利润,但每剩下一斤就会损失十块钱的进价成本,如果每天损耗几斤,利润就会打折扣”。
沁园农贸市场内的经营商户。澎湃新闻记者 罗振宇 图
在中等规模的翠苑路农贸市场,到了下午,正在营业的摊贩则显得稀稀拉拉。记者到来时,摊贩蔡女士正在整理手中的小半盆豆子。她告诉记者,近期每天总体销量没有太大变化,但一些非必须吃的菜会变得相对难卖,“这些豆子就是今天卖剩下的,我只能晚上回家自己吃了”。
农户收入未明显提升
为何消费者和卖菜商户都反映菜价上涨?在更源头的生产端,究竟发生了什么?带着这个疑问,澎湃新闻记者走访了源头种植基地。
南昌市东湖区扬子洲镇位于赣江边上,是一个盛产蔬菜的传统农业乡镇,全镇常年蔬菜种植面积逾6000亩,主要生产各种新鲜叶类蔬菜和藤果菜,历来是满足南昌市民对新鲜蔬菜需求的重要供应基地。
受高温天气影响,地里的部分苦瓜藤呈现出枯萎迹象。澎湃新闻记者 罗振宇 图
“今年汛期内涝较为严重,大部分菜地都被水淹过,汛期结束后又是持续高温,有些菜还没等长出来就死在地里了,即便是最后存活下来的,长势也不如往年。”该镇上房村农户郭大叔一共种了六七亩蔬菜,他告诉记者,当前正是夏令蔬菜逐渐下市、冬令蔬菜尚未上市的断档期,每年这个时段蔬菜价格都会上涨,今年由于受气候影响产量下降,因此涨价显得更明显。
农户郭大叔向记者介绍刚种下不久的冬令蔬菜长势。澎湃新闻记者 罗振宇 图
“以苦瓜为例,便宜的时候从我们农户手里出去的收购价只有三四毛钱一斤,行情好时也不过一块多钱一斤,但今年涨到了两块多钱一斤。”不过,郭大叔表示,种菜的收入并未水涨船高,“我还是跟往年一样,一年就挣个10来万块钱,市场价格再贵,今年收成不好,地里只有这么多产量”。
村里另一位农户郭树长,家里的种植面积稍大一些,一共有十四五亩蔬菜。“今年虽然价格涨了,但产量有限,种菜收入并未明显提升。”郭树长说,据他观察,最近一周菜价已有所回落,“以黄瓜为例,6月份收购价只有七八毛钱一斤,7月份开始涨到两块钱一斤,现在收购价又跌破两块了”。
政府加强调度保供应
从市民、商户、农户个人的微观角度观察,很多人都直观感受到了菜价的上涨。那么从宏观数据上看,情况又如何呢?
8月15日,南昌市人民政府官网发布的《江西省南昌市2024年7月份蔬菜零售价格小幅上涨》消息显示,南昌市7月份市场蔬菜零售价格以跌为主,据商务部系统监测,30种监测蔬菜零售均价8.23元/公斤,“14涨16跌”,较上月环比上涨1.4%。其中青椒10.55元/公斤,大葱8.56元/公斤,菠菜12.29元/公斤,环比分别上涨19.1%、16.6%和13.6%;南瓜3.99元/公斤,圆白菜3.89元/公斤,西红柿7.38元/公斤,环比分别下跌14%、12.2%和11.6%。
南昌市价格认定监测中心发布的2024年7月份《南昌市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监测表》。倒数第二列为与上月环比涨幅,倒数第一列为与去年同比涨幅。表格截图
另外一份由南昌市发改委下属南昌市价格认定监测中心统计的2024年7月份《南昌市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监测表》显示,7月份,黄瓜、茄子、辣椒、苦瓜涨价相对明显,与上月环比涨幅分别为34.71%、8.24%、28.66%、2.30%,与去年同比涨幅分别为38.14%、40.71%、28.66%、36.99%,其余蔬菜的价格则相对平稳或有所下跌。
此外,澎湃新闻记者从南昌市商务局了解到,目前南昌市主要蔬菜总体供应充足,总交易量变化不大,以全省最大的南昌深圳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为例,该市场近两周日均销售蔬菜5700吨至6000吨,销量未出现大的波动;同时,全市主要蔬菜价格较为稳定,上涨幅度正常。
针对部分种类蔬菜最近价格上涨较快的情况,该局相关负责人分析称,其中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近期南昌市气温较高且持续时间长,导致本地蔬菜生长受影响较大,产量减少,供不应求;二是受极端天气影响,个别省市降雨量大,导致外地蔬菜产量也出现下降,部分蔬菜供应相对紧张,造成价格波动。
该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继续加强和南昌深圳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之间的常态化主要蔬菜日销量和交易价格沟通机制,实时做好蔬菜市场监测;另一方面,会进一步强化指导提醒,鼓励商户加大从外地调货力度,保障市场供应充足。
南昌市人民政府官网提出的针对性建议。官网截图
对于农户、商户群体反映出的蔬菜损耗等问题,南昌市人民政府官网发布的前述消息也给出了“加快蔬菜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的改造升级,配置必要的蔬菜储备设施”“引导农户调整种植结构,实行订单生产”等针对性建议。
同时,前述消息还预测,“8月上旬立秋,持续高温天气将得到缓解,有利于本地蔬菜生长,蔬菜上市量增加,若不受极端天气的影响,预计蔬菜价格仍有回落空间,后期蔬菜价格或将平稳下行”。
昆明警方投放2222根防溺水“救生竹竿”:均长5米左右,插立水域周边
近日,昆明警方在全市范围开展涉水区域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并在重点危险水域投放2222根防溺水“救生竹竿”。
据民警介绍,“救生竹竿”平均长度5米左右,竿身贴有“溺水救援,请勿占用”醒目标志,插立在水域周边。它们是溺水救援的重要设施,一旦有人落水,周边群众或救援人员可以迅速拿起竹竿进行施救,有效缩短救援时间提高救援成功率。
投放“救生竹竿。
截至目前,共排查涉水区域2169个,投放“救生竹竿”2222根,并在水域周边设立安全警示牌2505个。
在水域周边设立安全警示牌。
昆明警方相关负责人称,为筑牢防溺水安全工作屏障,昆明公安深入开展了防溺水宣教工作,加大水域周边巡逻防控力度,进一步提升全警溺水警情快速反应处置能力和施救水平。
昆明警方提醒:请市民朋友们爱护救生设施,不挪动、不取走、不破坏,共同守护生命屏障,非紧急情况,千万不要拿走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