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 51蛙吖蛙元宇宙电脑版入口
  • 51蛙吖蛙官网
51蛙吖蛙 – 3D社交空间

51蛙吖蛙 – 3D社交空间

投稿、社交、聊天就来51蛙吖蛙元宇宙

  • 兼职翻译 / 求职
    • 英语
    • 俄语
    • 德语
    • 日语
    • 法语
    • 西班牙语
    • 韩语
    • 小语种
  • 兼职翻译 / 招聘
  • 短视频
  • 即时新闻
  • 生活
  • 亚洲时事
  • 科技
  • 51蛙吖蛙公告
  • 金融
  • 杂谈
  • Toggle search form

分类: 科技

WPeMatico Campaign中添加的类别

传苹果考虑收购 Perplexity,恶补 AI;微信测朋友圈评论表情包回复;Meta 推出新智能眼镜,2900 元起

苹果考虑收购初创公司 Perplexity,以补齐 AI「短板」

彭博社记者马克・古尔曼今天清晨撰文称,苹果公司正考虑收购 AI 初创企业 Perplexity AI,以补强公司在 AI 领域的人才和技术储备。

在稍早前的本周五,苹果公司遭到股东集体起诉,被指在信息披露中低估了将先进生成式 AI 整合进语音助手 Siri 所需的时间,导致 iPhone 销量受影响、股价下滑,构成证券欺诈。

据知情人士透露,苹果并购负责人艾德里安・佩里卡已与服务部门主管及 AI 战略高层就此展开内部讨论。目前谈判尚属初步阶段,未来未必会提出正式收购要约。

Perplexity 提供基于网络实时信息的问答服务。Perplexity 最近完成融资,估值达 140 亿美元。若交易按此估值进行,将超越苹果此前收购 Beats 创下的纪录,成为苹果历史上最大的一笔并购。

若成功收购 Perplexity,苹果不仅将获得一支 AI 技术团队,还能借助其在业内的知名度以及成熟的消费者产品,有助于后续人才引进。(来源:IT 之家)

多多买菜即将上线即时配送服务

据《晚点 LatePost》获悉,多多买菜正在上海等一线城市试验自建商品仓库,最快将于 8 月上线即时配送服务,以类似京东秒送、淘宝闪购的速度送商品上门。不过,不同于京东、淘宝的大举投入,多多买菜的尝试还在早期阶段,并且也不会涉足餐饮外卖。

拼多多表示,这不能代表公司战略和方向,称其无意加入即时零售大战。

一位接近多多买菜的人士说,他们担心美团闪购的崛起会影响多多买菜,如果继续增长,未来还可能会冲击拼多多主站以米面粮油为主的类目。(来源:晚点)

 

华为开发者大会,发布鸿蒙 6.0 Beta 及多个模型

6 月 21 日,华为开发者大会在东莞松山湖举行。在大会现场,华为发布了 HarmonyOS、盘古大模型等方面最新进展。

HarmonyOS 6 将带来全新的互联和智能体验,全场景体验更易用,时延低达毫秒级;鸿蒙智能再进化,AI 能力更开放。

盘古大模型 5.5 正式发布,在自然语言处理,多模态等 5 大基础模型全面升级。包括 MoE 7180 亿参数的深度思考模型、基于盘古多模态大模型的世界模型、300 亿参数 MoE 架构的盘古视觉大模型。

同时,华为也发布了 CloudRobo 具身智能平台。他强调,华为云不做机器人本体,把机器人本体交给伙伴。华为云的目标是让一切联网的本体都成为具身智能机器人。(来源:财联社)

稳定币第一股上市两周涨幅超 640%

6 月 20 日,Circle 股价开盘大涨 16%,上市以来累涨超 640%。

当地时间 6 月 5 日,Circle 正式在纽交所上市。作为全球第二大稳定币发行商,Circle 的核心竞争力源于 USDC 的生态渗透力。招股书显示,截至 2025 年 4 月,USDC 流通量高达 601 亿美元,在稳定币市场占据约 29% 的份额,仅次于 Tether 发行的 USDT。(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饿了么前CEO被警方带走,涉嫌职务犯罪

近日,饿了么物流负责人、原 CEO 韩鎏在上海办公室被警方带走。据财新了解,初步原因是涉及供应链利益输送。

对于韩鎏被调查一事,饿了么方面回应称:通过内部调查发现物流主管韩鎏涉嫌职务犯罪,并向警方主动报案。近日,警方已传唤相关人员配合调查。饿了么秉持诚信廉洁文化,对触碰红线行为绝不姑息,坚决依法依规处理。

韩鎏早年任职于京东商城和京东物流,2019 年加入阿里巴巴,花名昊宸。2024 年 3 月,韩鎏升任饿了么 CEO。两位了解韩鎏的人士指出,韩鎏在不同公司任职期间都被疑向下游供应链利益输送问题。(来源:财新)

 

传宇树科技正积极推动 IPO,投资人:首选 A 股

宇树科技于近期完成了 C 轮融资,由移动旗下基金、腾讯、锦秋、阿里、蚂蚁、吉利资本共同投资。知情人士透露,此轮融资募资规模约 7 亿元人民币,融后宇树科技估值达到约 120 亿元人民币。此次融资或将是宇树 IPO 前最后一轮融资,上市前再融资的可能性较小。

据悉,目前宇树科技公司和投资人都在积极推进 IPO 事宜,首选在 A 股上市,其次是香港。(来源:钛媒体)

微信朋友圈推出回复带图功能,正灰度测试

日前,有网友在社交平台表示,微信朋友圈的评论可以发表情包和图片了。腾讯客服对此表示,微信更新至 8.0.60 版本后,朋友圈支持在评论中添加表情包或从相册上传图片。该功能目前处于小范围内测阶段。

此前,微信在 2019 年曾推出过支持朋友圈评论用表情包回复的功能,但该功能很快便被下线。(来源:快科技)

 

Meta 联合 Oakley 推出新款智能眼镜,399美元起步

6 月 20 日,Meta 与依视路合作推出了一款全新的 Oakley Meta HSTN 智能眼镜,起售价 399 美元(当前折合人民币约 2868 元),限量版 499 美元。和此前畅销的 Ray-Ban Meta 相比,新产品起售价贵了 100 美元,电池续航时间是之前的两倍。

这款眼镜采用最先进的 Oakley PRIZM 镜片,结合 Oakley 的 PRIZM Lens 技术,旨在帮助运动员在不断变化的光线和天气条件下获得更清晰的视野。

据介绍,Oakley Meta HSTN 常规使用状态下续航时间可达 8 小时,待机续航时间长达 19 小时;并且支持快充,只需 20 分钟即可充至 50%。它还配备了类似耳机的充电盒,综合续航 48 小时。

Oakley Meta HSTN 采用了更高分辨率的 3K 摄像头,支持 IPX4 防水,沿用 Ray-Ban 眼镜的核心功能,例如集成开放式扬声器、内置双麦克风,还有 Meta AI 个人助手。(来源:IT 之家)

 

史上最大尺寸双折叠,三星 Galaxy Z Fold7 渲染图出炉

近日,三星 Galaxy Z Flip7 的外观渲染图在社交平台上被曝光。这是行业内最强悍的小折叠屏,新品将于 7 月发布。

对比上代,Galaxy Z Fold7 变化最大的是重量和尺寸。Galaxy Z Fold7 重量降至 215g,比上代轻了 24g;内屏尺寸增大至 8.2 英寸。这是史上尺寸最大的双折叠,竞品谷歌 Pixel 9 Pro Fold 的尺寸是 8 英寸、OPPO Find N5 尺寸是 8.12 英寸,外屏尺寸预计是 6.5 英寸。

另外,三星 Galaxy Z Fold7 至少提供黑色和蓝色两种配色,镜头 DECO 跟三星 Galaxy S25 系列接近,搭载高通骁龙 8 至尊版平台,电池是 4400mAh。

值得注意的是,爆料称三星砍掉了 Galaxy Z Fold7 的屏下摄像头方案,转而采用传统的挖孔屏,原因是屏下摄像头技术会影响到成像。而去年发布的 Galaxy Z Fold6 配备 400 万像素屏下摄像头。(来源:cnBeta)

罗马仕充电宝 3C 认证被撤销,快递公司拒收其召回产品

6 月 20 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全国认证认可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显示,深圳罗马仕科技有限公司及相关公司的快充移动电源 3C 认证被大批撤销,证书状态显示「暂停」,剩余 3C 认证基本都与充电器和插座相关,仅剩江门罗马仕科技有限公司一项「快充移动电源」的证书状态仍为「有效」。

关于召回原因,罗马仕称,本次召回的移动电源产品,由于部分电芯原材料来料原因,极少数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过热现象,在极端场景下可能产生燃烧风险,存在安全隐患。

据网友分享,在联系罗马仕在线客服后需要提交信息和排队,客服确认信息后则会提供地址,用户将问题移动电源通过快递寄送给罗马仕。

目前部分用户已经通过快递将移动电源寄回广东江门的售后服务地址,不过一些快递公司的部分网点,疑似因为存在安全风险的原因,开始拒收发往广东江门的罗马仕品牌移动电源。(来源:澎湃新闻、快科技)

浏览量: 8

微信上线「短剧」小程序;传宇树C 轮融资估值超 100 亿,腾讯阿里吉利联投;OpenAI 警告:高生物武器风险模型将出现

机器人明星企业宇树被曝 C 轮融资落定:中国移动、腾讯、锦秋、阿里、蚂蚁、吉利共同领投,估值超 100 亿

6 月 19 日消息,据晚点 LatePost 爆料,宇树科技已于近期完成了去年底开启的 C 轮融资,由中国移动旗下基金、腾讯、锦秋、阿里、蚂蚁和吉利资本共同领投,宇树的大部分老股东跟投。宇树投前估值目前超过 100 亿元人民币。

爆料提到,今年 1 月初,中国移动、蚂蚁和一些大型产业方就在积极洽谈,几家主要潜在投资方计划出资 1 亿-3 亿元不等。而进入今年 2 月后,宇树 C 轮投后估值逐渐上涨,融资结构也相应变化。

据多方行业信息,今年上半年,宇树部分老股交易的估值已超过 150 亿元人民币。熟知宇树科技融资事项的人士对新浪科技表示,「融资最近确实完成了」。

今年 5 月,宇树科技向合作伙伴发布通知,因公司发展需要,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即日起名称变更为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公司所有业务由「新公司名称」继续经营,原公司签订的所有合同继续有效。对此,宇树相关负责人作出回应:这是公司运营方面的常规变更。(来源:IT 之家)

谷歌 Gemini 客户端新增 AI 视频上传分析功能,支持 iOS / 安卓平台

谷歌现已为其 Gemini AI 客户端新增视频上传分析功能,用户将自己的应用更新至最新版本(IT之家注:iOS 用户需更新至 1.2025.2362302 版本,安卓用户需更新 Google 应用至 16.24 正式版)即可看到相应视频上传选项,无需订阅 Gemini 会员即可使用。

据介绍,在用户上传视频后,Gemini 会根据用户的提示词对视频内容进行逐帧分析,以回答用户提出的内容。例如用户可以将自己的监控摄像头录屏上传 Gemin 内,同时询问「视频是在什么时候拍摄的」,Gemini 便会根据视频中的时间码并结合视频内的环境情况给出自己的见解。

需要注意的是,相应视频上传功能目前正在逐步上线中,不同设备和账号可能开放时间略有差异。现阶段相应功能支持 Gemini 2.5 Flash / 2.5 Pro 模型,如果用户在上传文件时可看到「文件类型不受支持」的提示,这说明该功能尚未在其账号上开放,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来源:IT 之家)

 

OpenAI 警告:具有更高生物武器风险的模型即将出现

OpenAI 近日警告称,即将推出的模型在制造生物武器时将面临更高的风险——尤其是对于那些并不真正了解自己在做什么的人来说。

OpenAI 高管表示该公司预计即将推出的模型将在公司的防范框架下达到高风险水平。该公司在一篇博客文章中表示,正在加强对此类模型的测试,并采取新的预防措施,以防止它们协助制造生物武器。

OpenAI 并未设定首个达到该门槛的模型的具体发布时间,但安全系统负责人约翰内斯·海德克 (Johannes Heidecke) 向 Axios 表示:「我们预计我们的 o3(推理模型)的一些后继者将达到这一水平。」(来源:cnBeta)

 

腾讯微信「短剧」小程序上线,支持免费观看

6 月 19 日消息,继年初在微信内上线短剧小程序「火星观剧」后,腾讯于近期推出了第二款短剧小程序产品,名字简单明了就叫「短剧」,主打全网口碑免费好剧。

目前,「短剧」小程序设有口碑榜、总榜、飙升榜、推荐等栏目,支持免费观看短剧。「短剧」小程序内的播放形式与视频的播放形式一致,可以上下滑动,以此切换剧集。播放界面中带有进度条、点赞、转发、评论等功能。此外,短剧支持倍速播放,还可以生成海报分享给微信好友。在切换集数时,会穿插广告,这也是该款短剧小程序的主要盈利模式。(来源:IT 之家)

618 战报公布,全网零售额近 2 万亿元,天猫、京东大批商家爆单

天猫数据显示,截至 6 月 18 日,453 个品牌在天猫 618 成交破亿元,同比增长 24%。其中,苹果、美的、海尔、小米、华为等品牌跻身天猫「618」「10 亿元俱乐部」。

京东数据显示,截至 6 月 18 日,下单用户数同比增长超 100%,京东零售线上业务、线下业态及京东外卖整体订单量超 22 亿单。京东 App 的日活量也创下历史新高,京东采销直播成交额同比增长 285%。

拼多多数据显示,截至 6 月 18 日,小米 15、vivo X200 Pro、iPhone16 Pro Max 等热门手机单品的销量实现 3 至 8 倍的涨幅;家电、美妆、护肤、母婴、宠物等品牌也通过拼多多百亿补贴实现了爆发式增长。

美团闪购数据显示,白酒、精酿啤酒、手机、运动鞋服、电脑整机、智能设备、电子教育等 50 余类高价值商品成交额相比去年同期增长超过 1 倍,其中白酒成交额增长近 19 倍,智能设备增长超 8 倍。

「618」期间测算全网零售额近 2 万亿元,同比增长约为 9.8%,再创新高。从销售额份额来看,天猫淘宝占比为 38%,京东为 23%,抖音为 15%,拼多多为 8%,其他平台合计占比为 16%。从增速来看,头部平台网络零售额均实现同比正增长。(来源:新华财经)

 

鸿蒙电脑版微信公测开启

微信员工客村小蒋 6 月 19 日发文称:「鸿蒙电脑版微信邀请测试活动停止了,我们已经开启公开测试。」

目前,鸿蒙电脑用户可以直接在「应用尝鲜」里面下载微信。此前,鸿蒙电脑版微信已于 6 月 6 日晚开启内测邀请。(来源:新浪科技)

Nothing 首款头戴耳机渲染图曝光:透明设计,预估售价 309 美元

​6 月 20 日消息,科技媒体 notebookcheck 昨日(6 月 19 日)发布博文,分享了一组渲染图,展示了 Nothing 即将推出的 Headphone (1) 耳机。

从曝光的渲染图来看,Nothing Headphone (1) 设计彻底摒弃传统头戴耳机的常规形态,耳机主体由两部分构成:一为半透明椭圆面板,内置麦克风孔洞与降噪(ANC)传感器;二为哑光矩形基座,负责承载物理按键与接口。

Nothing Headphone (1) 为满足有线音频爱好者的需求,右侧基座保留了 3.5mm 音频接口。耳罩部分采用与基座呼应的椭圆造型,头梁则支持手动调节,以适配不同头型。尽管 Nothing 尚未公开耳机的电池续航、驱动单元或降噪性能等核心参数,但价格信息已提前泄露:美国市场定价 309 美元,欧洲与英国分别为 299 欧元和 299 英镑。

Nothing 公司即将于 7 月 1 日举办发布会,将正式推出其首款旗舰耳机 Nothing Headphone (1)。(来源:IT 之家)

 

吉利银河 A7 家轿亮相:首发雷神 AI 电混 2.0,亏电油耗 2L 级别

在 6 月 19 日晚间的吉利银河直播中,吉利银河 A7 家轿正式亮相。

吉利银河 A7 的设计目标是经典三厢风格。该车前脸配有贯穿式灯带,车身侧面采用传统门把手设计,尾部设计则与前脸相呼应。该车还支持 810 版本高德地图,支持车道级导航、红绿灯巡航读秒。油耗方面,该车亏电油耗实现 2L 级别,综合续航超 2100km。

动力方面,吉利银河 A7 EM-i 搭载了一套由 1.5 升发动机组成的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发动机最大功率为 82 千瓦;11 合 1 混动电驱,功率达到 175kW;首发搭载吉利最新发布的雷神 AI 电混 2.0 和星睿 AI 云动力 2.0。

吉利雷神 AI 电混 2.0 将热效率提升至 47.26%,通过 AI 算法控制小电流,延长电池寿命 15%。吉利银河 A7 还将全面搭载「千里浩瀚」智能安全辅助驾驶系统。(来源:IT 之家)

马斯克晒名台词:没有君王只有人类,遭到玩家吐槽

在宣布退出美国政府后,埃隆·马斯克近日重新将注意力转回了特斯拉和 SpaceX。然而,他最近的一条推文再次引发了玩家社区的吐槽。

在发布星舰飞行测试画面的视频时,马斯克配文道:「没有神明或君王,只有人类。(No gods or kings, only men)」熟悉《生化奇兵》的玩家认出,这是游戏中反派角色安德鲁·雷恩的台词之一,也是挂在他雕像上方横幅的那句标语,灵感则来自客观主义哲学家安·兰德。

这句话意指人类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而非神明或权威。不过,《生化奇兵》的粉丝却认为马斯克明显误解了这句台词的深意——甚至搞错了角色的立场。

马斯克此前多次尝试在社交平台上营造「游戏达人」形象。比如他曾炫耀自己是《流放之路 2》的高玩,结果被扒出他曾找过代练。

因此,这次他引用《生化奇兵》的标语,再次招来网友群嘲。在生化奇兵的 Reddit 板块中,有玩家调侃说:「他肯定误会了游戏的主旨,还以为安德鲁·雷恩是正面人物。」还有人讽刺道:「八成是找人代打游戏,然后让 ChatGPT 给他解释剧情。」甚至还有网友模仿马斯克对自家 AI 助手发号施令:「@Grok,帮我写个和游戏相关的配文。」(来源:快科技)

浏览量: 9

刘强东宣布发力稳定币,大厂找到了「新金矿」

 
稳定币火了。
它或许是整个6月份,在AI之外最热门的科技概念。互联网大厂们对稳定币的热情,让其重回主流视野。
2025年6月17日,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刘强东在分享会上表示:“京东将在全球主要货币国家申请稳定币牌照,目标是将跨境支付成本降低90%,转账时间提升到10秒内。”
这可能是中国互联网大厂的创始人或CEO,首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布局加密货币。
稳定币,本质上来说也是一种加密货币。
与比特币、以太坊等价格剧烈波动的加密货币不同,稳定币通过锚定法定货币(如美元、港元等)或资产,保持价格稳定。
它的主要优点是成本和效率。国际清算银行(BIS)调研显示,稳定币的跨境支付效率可以比传统支付高100倍,成本低10倍以上。
这个过去一直在“灰色地带”存活、小众边缘的金融科技赛道,正在爆发。根据公开数据,2025年5月,全球稳定币市场总市值已突破2463亿美元,较2019年增长近50倍。
不仅如此,6月5日,稳定币概念第一股Circle在纽交所上市,首日股价暴涨168%,市值突破183亿美元,而其员工不到1000人。 Circle的上市,也为其他稳定币公司增加了巨大信心。近期,蚂蚁集团、沃尔玛、亚马逊等科技大厂都在积极推进各自的稳定币项目。
2014年,京东赴美上市时,刘强东曾坦言,最大的错误是没有早点布局支付,被支付宝、微信支付远远甩在后面。
如今,在跨境电商、出海的浪潮下,随着大厂的蜂拥而至,稳定币俨然成为了支付领域一个不可错过的新风口。
未来,用稳定币购买海外商品、跨境转账的图景,将如何一步步成为现实?稳定币,会成为巨头的下一个主战场吗?
 

京东的稳定币,到底是什么?

 
根据京东曝光的信息,京东的稳定币,名叫JD-HKD,是一种与港元(HKD)1:1挂钩的加密货币。也就是说,每发行一枚稳定币,都有等值的1港元的高流动性资产(现金、国债等)作为支持,由持牌银行托管并定期审计。
京东稳定币由京东旗下的京东币链科技(香港)有限公司在香港发行。
这家公司2024年3月注册,持有香港证监会颁发的第1、4、9号牌照,业务涵盖证券交易、资产管理和区块链技术开发。

(京东稳定币官网|图片来源:网络)

目前,京东稳定币已进入香港金融管理局的“稳定币发行人沙盒”测试第二阶段。(“沙盒”是香港金融管理局让有意在香港发行稳定币的机构测试其运作计划,便于双向沟通,来探索实现合规的监管制度)
那么,京东搞的稳定币用途是什么?
京东币链科技CEO刘鹏,在5月接受TECHHUB NEWS采访时,解释了京东稳定币正在测试的应用场景,主要包括跨境支付、投资交易、零售支付等。
结合公开信息,具体展开如下:
  • 跨境支付方面,目前,跨境支付主要依赖SWIFT体系,其跨境转账需2-4天,费用占交易额的1-3%。而稳定币可将时间降低到秒级,成本降低90%。
  • 投资交易方面,京东正在与合规加密货币交易所合作,支持机构和零售投资者进行数字资产交易,提供稳定的计价和结算工具。
  • 在零售支付方面,对接京东港澳站等电商平台,尝试支持消费者直接用JD-HKD支付。
不难看出,京东在支付方面的野心同时覆盖B端和C端。
如刘强东在6月17日的分享中所言,“B端支付做完之后,我们就会朝C端支付渗透,希望有一天大家在全世界消费的时候可以用京东稳定币来支付。”
稳定币对于传统支付体系的冲击,带给电商巨头的机遇,意味着更低的交易成本、更快的资金流转,以及在跨境贸易市场弯道超车的机会。
另外,稳定币本身也是一个利润率较高的业务。
以刚刚上市股票大涨的 Circle 为例,2023年的净利润为2.68亿美元,2024年净利润为1.56亿美元。
Circle的主要收入来源有两个:
1. 储备金利息收入:用户购买稳定币的法币资金,Circle可投资于低风险资产(如美国国债),赚取利差。根据财报,2024年总收入中,此收入占比达整体的99%。也显示了其商模式对利率的高度依赖。
2. 交易手续费:跨境支付、货币兑换等场景收取服务费。
由此可以类比京东稳定币的商业模式,此处不再展开。
 

大厂竞逐稳定币,扎堆香港

 
京东并不是唯一瞄准稳定币的巨头。全球互联网和金融大厂早已闻风而动。
比如,同样在6月,蚂蚁国际和蚂蚁数科宣布将在香港和新加坡等地申请稳定币牌照。蚂蚁数科已将香港设为全球总部,并在监管沙箱中测试稳定币应用,聚焦全球财资管理和跨境支付。
而亚马逊和沃尔玛作为零售平台,入局稳定币的逻辑与京东相似。其中,沃尔玛尝试通过稳定币的低手续费,来吸引传统银行覆盖不足的用户,以及拓展新兴市场。
小米则选择轻量入局,旗下天星银行与京东币链合作开发跨境支付方案。
另外,传统支付商(如Visa、PayPal)也已推出自有稳定币方案,试图通过合作维持市场份额。
对于巨头来说,香港是布局稳定币的绝佳落点。香港的独特优势在于其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成熟的监管体系和与内地的连接性。
2025年5月,香港通过的《稳定币条例》规定,为全球首个法币稳定币监管框架,要求发行人持有2500万港元实缴股本,并以1:1高流动性资产(如现金、国债)储备,保障稳定性和透明度。
而该条例将在2025年8月生效。
至此,筛选出来的实力雄厚的玩家,在香港稳定币生态已形成三类势力角逐:
  • 中资科技巨头:京东、蚂蚁、小米等,依托电商场景与用户基础,抢占跨境支付等场景;
  • 传统金融机构:渣打银行与香港电讯、摩根大通等,布局稳定币发行、交易和衍生业务,目标是全球金融市场;
  • Web3企业:发行港元稳定币HKDR的圆币科技等;
 
稳定币当下的火热,很大程度上也源于监管的逐渐完善。随着香港、美国、欧盟等地加速立法,稳定币从“灰色地带”走向合规,让大厂、机构敢于入场。
渣打银行预测,2028年全球稳定币市场规模将达2万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58%。
正如微信支付重塑了移动支付生态,稳定币可能成为数字时代的“新SWIFT”。随着越来越多的重量级玩家入局,争夺下一代全球支付网络主导权的竞争,已经开始。
而监管合规、支付体验等仍是关键变量,其进展或将深刻影响我们日常的付款习惯、甚至未来全球的支付格局。
 
浏览量: 9

AI 上新|打通了 AI,这个 App 让我的 Mac「快到飞起」!

在 Mac 上追求效率这件事,从来没停过。我们都用过各种工具来提高工作流速度,从早年的 Alfred 到系统内建的 Spotlight,好用是好用,但你总感觉,它们做的事就那么几样,边界很清晰。

直到 Raycast 出现,一下子把这个品类给「打开了」。它不仅能启动应用、查文件、换算单位、排列窗口,连剪贴板历史、日历事件、速记浮窗、翻译、跑脚本、跑 AI、连 Wi-Fi、开热点……都能一口气干了。

它也不只是 macOS 的「万能遥控器」,最夸张的是,Raycast 直接把 AI 大模型整合进了操作系统的体验里,Claude、GPT-4o、Gemini 2.5 Flash 想用哪个都能切。

一行光标,一段指令,和一整套响应迅速的交互逻辑,Raycast 创造出了全新的 macOS 操作体验,它是一个让你「重构操作习惯」的效率中枢。

而就在 WWDC25 上,苹果终于把 Spotlight 更新成了更聪明的版本,加入自然语言搜索、图片识别、Siri 整合,但看完很多人只说了一句话:

「这些 Raycast 早就能做到了。」

而与 AI 大模型打通后,Raycast 更是直接变身离你最近的 AI 助手,为 Mac 加上双重效率引擎

 

01

一个键盘驱动的「效率宇宙」

 

Raycast 的底层逻辑是:少碰鼠标,多靠键盘。

所以它首先是是个高度可定制的「Mac 控制台」,基础操作和 Spotlight 类似,但快得多、顺得多。

在任何界面按下启动键,就能打开 Raycast 的控制栏,在控制栏里,最基础的操作有:

  • 启动应用和搜索文件 : 输入要打开的应用或文件名,比如输入「sa」会显示「Safari」。

  • 计算与单位换算 : 直接在输入框键入数学表达式,如「10*3.14」,或进行单位换算「10kg to lbs」,「100℉ = ℃」答案都能即时呈现。时区转换、汇率换算也不在话下。

  • 系统指令 : 输入「Sleep(睡眠模式)」、「Restart(重启)」或「Empty Trash(清理废纸篓)」等指令,即可快速执行系统操作。
  • 窗口管理 : 这是 Raycast 的一大亮点。通过「Left Half(左半屏)」、「Top Right(右上角)」、「Maximize(窗口最大化)」等指令,可以迅速排好任务窗口,对于需要频繁分屏工作的用户来说,这简直是福音。

  • 剪贴板历史: Raycast 会自动记录你复制过的所有内容,包括文本、图片和链接。你可以随时呼出剪贴板历史,搜索、筛选、复制粘贴。无论是几小时前的一段代码,还是一周前的一张截图,都能被轻松找回。

  • 内置的实用小工具: Raycast Focus,能帮你设置番茄钟或屏蔽通知;Raycast Notes 是一个浮窗速记备忘录;网络控制面板能快速切 Wi-Fi、开热点、选蓝牙连接……这些工具就像桌面上的万能小瑞士军刀,让你在不切换窗口、不装其他 App 的情况下解决 90% 的杂事。

Raycast Notes,非常适合随手记想法。

如果说这些功能 Spotlight 也能做到,那以下的功能就更硬核也更好用了。

Quicklinks(快链),顾名思义,快速抵达链接,你可以自定义关键词直达网址或触发搜索。

比如我就创建一个「词」与「链接」之间的 Quicklinks,「gg」就是在 Google 上搜索,「ytb」是搜索 YouTube,随后再输入关键词,它就会跳转浏览器显示搜索结果。

经常需要打开固定网页的也可以创建一个 Quicklinks,比如我设定「gp」就会打开极客公园官网,「edit」就会打开文章排版的网站。

Quicklinks 是典型「用了回不去」的功能,我再也不需要打开浏览器,输入网页,再在网页搜索栏里输入内容。几个字母,即可让我直达结果。

强大的扩展商店, 在 Raycast 中输入「Store」,你就打开了一个新世界。

Store 是一个由 Raycast 社区驱动的小生态系统,开发者们为主流应用和服务开发了定制插件,这些插件能覆盖从开发工具到日常应用的各种场景。

想直接从 RayCast 启动 Zoom 会议?有 Zoom 扩展。需要快速翻译?Google Translate 扩展一键搞定。想从视频网站把视频扒下来?装个 video downloader 即可。

在这些插件加持下,只在 Raycast 界面,你就能实现查 Notion 数据库、发 Tweet、控制智能家居、查询股票、加密货币、搜索 Giphy 动图、测网速……各种花样百出的功能。

Store 的存在,让 Raycast 从一个系统启动器,演变成了一个「超级入口」,让 Raycast 不再仅仅依赖于自身的更新迭代,而是建立在整个开发者社区。

至此,我们还没提到 Raycast 在今年更新的真正杀器:

AI。

 

02

当启动器拥有了「AI 大脑」

 

Raycast 在 2023 年推出了 Raycast AI 功能,并在 2024 年将其逐渐深度整合进操作体验里。

Raycast AI 的最大亮点是不锁模型, 用 Raycast 的介绍说就是:「一个界面,一打模型」 。

它支持几乎所有的主流大模型,甚至细化到不同的版本,用户可以根据任务需求,在多个顶尖的大模型之间自由切换。

你可以用 GPT-4o 进行复杂的逻辑推理和高质量的文本生成;在需要更强创造力和更长上下文理解时,切换到 Claude 3.5 Sonnet。

模型的反应速度、智能水平、参数量、优势领域也会直观显示在界面,告别「盲选 AI」。

最基本的 AI 功能是聊天: 你可以通过 Raycast 唤起一个聊天窗口,和它对话。它能回答问题、写邮件、翻译文字、做代码解释、总结段落等等。

Raycast AI 会以最快速度响应,无需浏览器、无需登录、无需额度焦虑。小问题让 Raycast AI Chat 随叫随到,复杂的上下文,也可以打开 Raycast AI 窗口应对。

在完整的 AI 窗口里,除了可以调用不同大模型外, Raycast AI 还支持给不同模型「预设」角色和 Store 插件扩展。

比如你可以设置 Claude 3.5 为一个「考官口吻的雅思陪练」,也可以给 Gemini 2.5 加上 DALL·E 扩展,设定为「抽象主义画手」,或者给 Grok3 加一个维基插件,让它化身「维基风 AI」。

和对话式 AI 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 Raycast 做出了「Context‑Aware(内容意识)式交互」 :在任何应用选中一段文字,按下 Raycast AI 快捷键,就可以让 AI 即时总结、翻译、改写、扩写。

比如在 Safari 里看到一篇冗长的英文报告不想看?选中唤起 Raycast AI,输入「总结成中文要点」;看到一封措辞强硬的邮件?框选内容,唤起 AI 输入「回他一封礼貌但坚定立场的邮件」即可。

这把传统意义上「复制 – 打开模型应用/网站 – 粘贴 – 输入指令」的过程,精简至「选中 – 输入指令」,全程都不需要离开原本界面。

Raycast AI 另一个重量级功能是 AI Commands:允许你自定义 AI 的行为方式,把你常用的 Prompt 变成快捷命令,一键触发。

比如你可以写一个 Prompt 是「请根据我提供的产品特点 {内容},生成三段适合在小红书平台发布的推广文案,要求语气亲切、多使用 emoji、并包含 3-5 个热门标签。」在选择好模型后,就可以创建一个「小红书文案」指令。

从此只要在 Raycast 控制栏输入「小红书文案」,就会执行这个指令。

每一个 AI Command 都可以自定义绑定快捷键、设置默认模型、指定输入来源(比如来自剪贴板),执行完还可以自动复制或插入结果。

它甚至去搜索了这个产品的信息|图源:Raycast  

 

这就是 Raycast AI 的厉害之处: 它把 AI 从聊天界面解放出来,变成一个随时待命的执行器 。

如果你有一点编程能力,Raycast 还支持用 JS/TS 写插件,并在插件中调用 AI,比如接入第三方 API,如天气、加密货币、新闻源等等。

重点是,这一切跟 Raycast 的主功能完全融合,只需要在操作栏里输入指令后 @ 应用名 即可。

比如我打一句「晚上 6 点在 UME 看电影,晚上 11 点做早报 @calendar」,Raycast 会识别地点、时间、日程后,按顺序在日历里创建日程。

我输入「My Schedule」,它就清晰罗列出我要干嘛,接下来的日程是什么。

能够理解自然语言,并且可以调用正确应用执行指令,这正是 WWDC25 上,苹果对 Spotlight 的「大改造」,Raycast 早已实现,并且比 Spotlight 更开放,扩展性和可玩性也更高。

当然,没有工具是完美的,Raycast 也有些瑕不掩瑜的小问题。

首先 Raycast 目前没有中文界面,虽然支持中文输入,但有时会反馈英文结果。

其次,繁多的功能, 让 Raycast 学习成本并不低,光是理解基础功能都需要看教程,想要用好 Raycast 还得做大量的自定义工作 。

而要解锁 Raycast 的「大杀器」AI 功能,还需订阅每月 8 美元的 Pro 套餐。然而,这个套餐内提供的模型,并不一定比各家官方免费使用的版本更强。

以 Google 的模型为例:在 Pro 套餐中,用户最多只能使用 Gemini 2.5 Flash,若想调用更强大的 Gemini 2.5 Pro,则必须升级到每月 16 美元的 Pro+ 套餐。但在 Gemini 官网,用户每天都有额度可以使用 2.5 Pro,2.5 Flash 更是不限额开放。

所以如果你对大模型能力有追求,或想重度使用 Raycast,可以一步到位上高级版 Pro Advanced,每月约 150 人民币,所有大模型随便切,所有功能随便用。

不过免费版 Raycast 能提供的功能,也已经超过了许多启动器应用。

相比之下,苹果在 WWDC25 上宣布对 Spotlight 的更新显得「官派」很多。虽然增加了自然语言搜索、图片识别能力,并支持更强的 Siri 集成,但它本质还是个「闭源搜索工具」,听起来挺智能,实际能做的事却远不如 Raycast 灵活多变,你甚至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个被阉割过的 Raycast 平替。

Spotlight 的核心逻辑,依然是一个由苹果主导、自上而下定义的封闭体系。用户是体验者,是规则的接受者,而非共建者。

而 Raycast,就像是另一个维度的产品, 它既是你掌控 macOS 的超级控制台,又像是浏览器插件商店的桌面版,更是一个高度可定制的 AI 中枢,关键是,它赋予了你「定义任务如何被完成」的权力 。

它展现了一个 AI 时代软件该有的样子:前台简洁优雅,理解自然语言,丝滑融合 AI,后台串联做事,对外开源扩展。

对于「Power Users」这些爱折腾的效率爱好者来说,这不是省几秒的事,而是把「AI 时代我怎么用电脑」这事儿,彻底换个思路。

在 Raycast 身上,你甚至能看到下一代桌面操作体验的雏形:一切操作,归于你一句独特的指令。

浏览量: 4

​酒店管理进入 AI 时代?这个模型或许是第一步

「美团既白,可以节省 70% 的时间来拿到最终结果。」首批试用 AI 的杭州黄龙饭店,率先给出了数据上的反馈。

6 月 5 日,美团发布了一款专注酒店场景的 AI Agent「美团既白」,这也是国内首个面向酒店商家的 AI 工具。

相比于 「啥都懂但不专精」的通用大模型,它更擅长解决酒店经营中的实际问题,这也体现出美团一贯的务实风格。

虽然通过深度体验美团的零代码开发平台 NoCode,我们已经见证了美团是如何通过 AI 技术简化复杂的研发流程,也对美团的 AI in products 战略有了初步认知。但它能否从「辅助研发」扩展至更广泛的「驱动实体商业经营」,让我们充满了好奇。

美团既白究竟能否真正帮助酒店进入综合数据决策的新阶段?带着疑问,笔者对美团既白的产品功能,以及底层技术支撑进行了全面调研。

01

提效 70%,酒店人终于能喘口气了

杭州黄龙饭店是美团既白正式面向酒店商家推出之前的首批试用者,董事长杜宏新在提起试用体验时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暑期要到了,如果是以往,他们此时正在翻箱倒柜的查旧账,淄博烧烤、甘肃麻辣烫火爆起来的时候,营销方案是怎么做的?经营数据如何?再通过这些碎片拼凑出今年的策略。杜宏新说:「从某种程度来说,这堪比闭门造车。」

传统经营模式下,实体经营往往面临三大痛点:一是数据决策滞后、二是客户服务低效、三是经营分析繁琐。就像抖音商家常因无法及时掌握热门趋势数据,错过爆款商品的推广时机;微信私域运营者面临大量客户咨询,却难以快速响应,导致客户流失。而美团既白,就是为了解决酒店商家经营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而诞生的产品。

经营策略的制定需以数据决策为先导。一句「暑期青岛的城市热度如何?」的提问背后,美团既白已在几分钟内完成了交通流量分析、商圈预订热度评估、商圈热度洞察,并快速生成一份完整分析报告。如进一步追问「竞争圈的酒店表现情况」,美团既白还能通过流量对比、客群结构、支付订单等信息,生成包含定价策略与服务升级建议的完整方案。

杜宏新还提到,可以通过美团既白来分析城市即将发生的热点事件,比如演唱会、马拉松或其他热点,以及机场的机票预订、火车票预订这些大的周边环境数据。

以演唱会热点事件为例,美团既白能够通过结构化数据分析,帮助商家制定针对性营销策略。比如,对热门明星的演唱会场次,建议酒店在保证合理利润的情况下适当调整房价;对于相对冷门的场次,采取优惠策略吸引顾客,提高入住率。同时,结合演唱会场馆与酒店的距离,以及过往当地举办演唱会时美团平台的住宿热度变化趋势,精准预测住宿需求。

客户服务方面,传统预抵外呼占用大量人力,且存在诸多无效通话。这与金融、地产行业的外呼推销类似,每天几百上千的电话使用同一套说辞,不仅浪费资源,还影响客户体验。而且酒店行业每天要处理大量重复且繁杂的咨询,无法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就难以从根本上提升用户转化。

搭载美团自研大模型,美团既白可以与客户自然流畅地完成多轮对话,且能根据酒店的餐厅、泳池等服务内容进行个性化推荐。通过多语言语料训练,美团既白还能为国际宾客提供无障碍语言服务。在预抵外呼方面,美团既白的语音识别模型通过声纹分析与语义理解,实时判断通话状态,智能处理无效通话,形成 「预订-触达-入住-离店」的全周期对话服务链。

此外,借助该工具能力,酒店员工还可以便捷查询已沉淀的标准化流程及应急事件处理方案。这种机制,不仅优化了酒店新员工的培训效率,助力其更快速掌握岗位核心技能,大幅缩短上手周期,推动酒店服务团队的能力建设与标准化运营升级。

在日常经营中,制作月度经营概况分析报告,对酒店来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从收集数据到分析整理,再到形成报告,往往需要耗费大量人力与时间。如同企业制作年度财务报表,过程繁琐且容易出错,还难以快速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无法为经营决策提供及时有效的支持。

在这一环节,美团既白也展现出强大的效能,在分钟级完成核心数据分析,涵盖流量、平均每日房价(ADR)、客源结构以及用户画像等关键维度,并针对性地提出营销活动建议。报告文字生成后,还可以直接导入 NoCode 平台,快速生成可视化表格、图表,将复杂的数据转化为直观易懂的信息。

若需要进一步询问「客户满意度怎么样」时,美团既白能够迅速给出全面的分析结果。从服务和评价的总体数据入手,对评分、确认率、好评差评数量进行梳理,深入分析评价内容中的高频关键词,如卫生、床铺舒适度等正面反馈,以及周边交通不便等负面信息,并挖掘客户潜在需求,形成从数据呈现、细分洞察到执行建议的完整闭环,为酒店优化服务提供精准方向。

试用以上一整套流程之后,杜宏新对美团既白做出了这样的评价:「美团既白,可以从流程节省 70% 的时间来拿到最终的结果,这个是非常棒的。提质增效可以重塑客人体验。」

02

数据+模型+智能体,

破解垂类 AI 三大难题

美团既白的诞生并非空中楼阁,而是与美团在物理世界积累的海量数据和 AI 技术密不可分,称得上是实打实研发出来的「酒店经营神器」。

开发这类针对某一行业的垂类 AI Agent,一直存在三大难题:缺少高质量数据、难以及时调用最新信息、行业经验不好转化成技术。美团通过在本地生活领域的多年摸爬滚打,通过将数据资源积累与 AI 技术沉淀结合,构建了自己的差异化壁垒。

美团既白的一大差异化优势,在于它对多维度数据的整合能力。它不仅能从平台沉淀的数据库中,帮酒店摸透客人喜好、找到服务短板;还能接入酒店自身的房价、入住率、成本这些关键经营数据,搭建起精准的客户画像;甚至能把餐饮、旅游、交通这些一站式的消费串起来,让酒店的经营策略和整个城市的消费趋势联动起来。

举个例子,普通系统只能看到「客人订了豪华套房」,但如果美团既白与商家系统进行全面打通后,能辅助酒店找到更精准的运营方向——比如,这个客人带孩子出行,可能会愿意为亲子服务和增值项目多花钱。这个阶段的 AI,就像是酒店营销的精准导航。

美团既白采用了自研 LongCat 大模型+行业模型协同的运行机制。和那些「啥都懂但不专精」的通用大模型相比,美团既白更擅长解决酒店经营里的实际问题。它用「先学通用知识,再针对酒店行业细化调整」的方法,把 AI 技术真正用到酒店经营的具体场景里。

在实际应用中,美团既白会根据不同需求切换「技能模式」。在客人咨询服务、查询信息等意图识别阶段到制定定价策略、生成运营报告、处理投诉等分析生成环节,综合使用美团自研 LongCat 大模型以及开源模型,输出有条理、能落地的方案。

美团既白还通过将海量高质量酒店行业知识、美团平台多年沉淀的精细化经营数据,以及经过实践验证的运营方法深度结合,形成了一套结构化、可落地的知识体系。再结合后训练精调,美团既白在保持通用语言能力的基础上,还可以深度掌握高星酒店经营逻辑、定价策略等专业知识,精准适配酒店前厅管理、后台客服等细分场景,提供闭环解决方案。

在技术架构上,既白采用了 Multi-Agent 多智能体协作架构,构建起高效的任务处理体系。主智能体就像「总指挥」,能把复杂问题拆解成小任务,规划好执行步骤,再根据任务需求,安排负责不同领域的子智能体「分头行动」。

03

以单点工具提效,

撬动 AI 生态全局协同

当携程、飞猪等 OTA 平台在 To C 端用户预订入口构筑竞争壁垒时,美团正以差异化策略撕开行业新切口——聚焦被忽视的商户服务领域,借助 AI 技术重塑酒店商家的运营逻辑。

酒旅商家的日常运营中有很多碎片化事务,比如处理各种售前咨询、售后问题,这些工作既麻烦又耗费人力,效率还不高。每一个定制行程方案,或者客户临时改行程,背后都要协调很多环节和资源。

传统模式下,仅头部企业能负担庞大客服团队与标准化管理体系,自从 ChatGPT 出现后,为了提升服务效率,也出现了客服机器人、AI 前台等一系列智能化工具,但这类产品存在一个共性问题——只能在几百个固定问答中机械性的做出标准回复,虽然能一定程度上缓解服务压力,但难以解决复杂场景需求。

美团推出垂类 AI Agent 美团既白,精准击中了商户服务的成本与效能痛点,通过降低 AI 应用门槛,让中小商家以轻量化投入获取智能化服务。这意味着,商家无需重金搭建技术团队,即可实现咨询响应、流程协调等场景的效率升级,经营的性价比变得更高,中小商家也迎来了更好的发展机会。

正如美团副总裁李锦飞所说:「2025 年旅游业将进入 AI 时代」,这个预言正在慢慢成真。随着 AI 技术的发展,未来行业竞争的关键在于如何利用数据做出更好的决策,以及实现生态各方更高效的协作。 AI 技术渗透的本质,是对低效环节的系统性改造;而生态协同的深化,则为打破合作壁垒创造可能。 从 NoCode 辅助开发到即白推动商户运营,美团的战略版图始终围绕「全链路效率重构」展开。不是单点优化,而是通过 AI 技术普惠化,推动整个生态的协同进化。

浏览量: 4

文章分页

上一页 1 … 7 8 9 … 155 下一页

Copyright © 2024 51蛙吖蛙 – 3D社交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