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 51蛙吖蛙元宇宙电脑版入口
  • 51蛙吖蛙官网
51蛙吖蛙 – 3D社交空间

51蛙吖蛙 – 3D社交空间

投稿、社交、聊天就来51蛙吖蛙元宇宙

  • 兼职翻译 / 求职
    • 英语
    • 俄语
    • 德语
    • 日语
    • 法语
    • 西班牙语
    • 韩语
    • 小语种
  • 兼职翻译 / 招聘
  • 短视频
  • 即时新闻
  • 生活
  • 亚洲时事
  • 科技
  • 51蛙吖蛙公告
  • 金融
  • 杂谈
  • Toggle search form

新城市志|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达998家,上海做对了什么

上海总部经济又有新突破。据日前召开的2024年上海市外商投资企业百强发布会披露,上海作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机构集中地区,目前已累计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998家。

总部经济是企业总部高度集聚的经济形态,产业关联度强,集聚带动作用大,可有力促进高端要素和资源集聚,是现代高端服务业的重要代表。因此,总部经济的发展水平一直被看作是衡量城市综合发展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尤其是跨国公司总部数量,更是一座城市国际化水平的重要象征。

在当前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的宏观背景下,上海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数量再创新高,具有风向标意义,也再次彰显了上海的开放活力与韧性。

发展总部经济,上海优势何在?

最近,多座城市获批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关于城市的功能定位,引发了不少的讨论。而据2017年国务院批复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上海被明确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文化大都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并将建设成为卓越的全球城市、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这样的高能级定位,本身就赋予了上海发展总部经济的良好机遇。

因为,跨国公司总部的聚集,对一个地区经济、金融、贸易、人才、物流等综合实力的要求颇高。而这些方面,恰恰正是上海作为“五大中心”最突出的比较优势所在。

比如,2023年,上海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72万亿元,稳居全国第一,其中服务业占比高达75.2%,同样居全国前列。且作为中国经济中心城市和改革开放的前沿窗口,上海的高端服务业资源非常丰富。

如与跨国公司总部运行紧密相关的金融、保险、会展、会计、法律、人力资源、咨询等国际化专业服务资源和能力,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在全球也属于第一梯队城市。这样的“软环境”和综合实力,自然是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入驻的前提条件之一。

此外,上海及其领衔的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不仅本身有着巨大的市场规模优势,且具有较强的辐射能力和开放性,与其他区域保持着较强的经济联系,这使得很多跨国企业把总部设在上海,也利于布局全国乃至整个亚太市场。近年来,上海首店经济发展持续领跑全国,也是同样的道理。

如2023年,上海共计引入1215家首店,同比增长13.2%,其中亚洲级别以上首店11家,全国以上高能级首店合计占比达到13.7%,规模质量继续蝉联全国城市首位。

同时,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上海长期形成的国际化氛围,和对外来事物、多元文化的包容度,也使其成为外资和跨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理想之选。

上海浦东特斯拉超级工厂MODEL3生产线。IC 资料图

面对日趋激烈的“总部争夺战”,上海做了哪些努力?

当然,先天优势显著,并不意味着上海在吸引跨国企业地区总部上就能“躺赢”。

一方面,近年来全国不少城市都把打造总部经济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这条赛道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更重要的是,“总部争夺战”不仅限于一国之内的比拼,更是在全球范围“一决高下”。因此,持续优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始终保持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营商环境优势,上海从未停下脚步。

如今年初,上海出台了《坚持对标改革持续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其中明确,坚持系统集成、持续迭代升级,以市场化为鲜明主线、法治化为基础保障、国际化为重要标准,为更好地服务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和城市核心功能提升,持续打造贸易投资便利、行政效率高效、政务服务规范、法治体系完善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具体措施中就包括,在更多中心城区扩大“外国人工作、居留单一窗口”办证服务范围,从A类外国人工作许可证扩大至B类,让外籍人士办证更加便利高效;推动新版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五星卡”在沪落地更多便利化应用场景等。

今年2月,上海又专门印发《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发展资金管理办法》,明确要加快发展总部经济,加大对跨国公司的扶持培育,鼓励跨国公司在本市设立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提升外资发展质量。

一些具体措施也充分显示出上海对发展总部经济的诚意。如对在本市认定的跨国公司亚洲区、亚太区或更大区域的地区总部或事业部总部,符合一定条件的,可获得300万元人民币的一次性高能级奖励。

另一方面,近几年由于全球经济放缓以及日益加剧的贸易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全球外资活跃度有所下降。要吸引更多的跨国企业总部,势必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如上个月公布的《世界投资报告2024》中文版显示,2023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下降2%。如果将外资中转地排除在外,全球外国投资更是连续第二年大幅下降超过10%。

这样的大环境下,上海跨国企业地区总部“逆势”增长,其实与多方面的努力分不开。如在加强与外商投资企业的常态化沟通上,上海持续发力。像上个月,上海举行了第36次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共有来自13个国家的34位顶尖国际企业家相聚上海。此外,上海各区也有不少加力行动。

如静安区今年以来已召开与欧盟企业对话会、日资企业圆桌会、“一带一路”外资企业圆桌会等,针对企业提出的企业高管紧急入境需求,积极协调出入境管理部门,为海外人士来华提供更加便捷优质的服务;杨浦则着力打造“暖杨洋”外资服务品牌,强化要素供给和政策保障,举办国际企业家圆桌交流会、外资政策解读会等活动,并发挥德国海外商会联盟、湾区委员会、北欧创新中心等驻沪涉外机构联通政企、融通内外的功能,助力企业交到“新伙伴”、嗅到“新商机”、找到“新引擎”……

这其实也是上海吸引外资和跨国企业总部的一个突出优势,即上海很多区域都非常看重外资,因此相互间便会有更明显的竞争意识,由此也倒逼出更多的吸引外资的创新手段和持续推进国际化营商环境优化的动力。

另外,上海在自贸区建设、产业升级和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等方面所展现出的巨大增量市场空间,也给全球跨国企业提供了发展机遇与预期。

今年7月,上海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实施方案》明确,稳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包括深入推进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积极争取金融服务、生物医药、时尚消费等重点领域扩大开放措施先行先试;在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加快生物医药领域外商投资项目落地投产,鼓励外商投资企业依法在沪开展境外已上市细胞和基因治疗药品临床试验等。这些无疑为更多外资企业进入上海打开了新的市场空间。

外资对上海持续投下“信任票”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数量的持续增多,只是上海开放型经济活力的体现之一。

上海市商务委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上海新设外资企业3007家,同比增长18.3%。上海继续成为外商最青睐的投资首选地之一、跨国公司全球供应链产业链布局的首选地之一。

而不管是跨国企业总部数量持续增长,还是新设外资企业总量继续保持高增速,都可以说是给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投下了最具分量的信任票。

对今天的上海来说,跨国企业已是开放型经济发展和城市能级不断跃升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支撑。数据显示,目前上海市外资企业已经超过7.5万家,实际使用外资累计达到3500亿美元,外资企业创造了上海近60%的货物进出口,40%的工业产值,1/3的税收,1/4的GDP和1/5的就业。

上海在优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等方面的持续努力,可以真正让外资企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做大做强”,也有利于促进全国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展现更突出的大城大担当。

海报设计:周寰

上海总部经济又有新突破。据日前召开的2024年上海市外商投资企业百强发布会披露,上海作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机构集中地区,目前已累计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998家。

总部经济是企业总部高度集聚的经济形态,产业关联度强,集聚带动作用大,可有力促进高端要素和资源集聚,是现代高端服务业的重要代表。因此,总部经济的发展水平一直被看作是衡量城市综合发展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尤其是跨国公司总部数量,更是一座城市国际化水平的重要象征。

在当前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的宏观背景下,上海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数量再创新高,具有风向标意义,也再次彰显了上海的开放活力与韧性。

发展总部经济,上海优势何在?

最近,多座城市获批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关于城市的功能定位,引发了不少的讨论。而据2017年国务院批复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上海被明确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文化大都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并将建设成为卓越的全球城市、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这样的高能级定位,本身就赋予了上海发展总部经济的良好机遇。

因为,跨国公司总部的聚集,对一个地区经济、金融、贸易、人才、物流等综合实力的要求颇高。而这些方面,恰恰正是上海作为“五大中心”最突出的比较优势所在。

比如,2023年,上海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72万亿元,稳居全国第一,其中服务业占比高达75.2%,同样居全国前列。且作为中国经济中心城市和改革开放的前沿窗口,上海的高端服务业资源非常丰富。

如与跨国公司总部运行紧密相关的金融、保险、会展、会计、法律、人力资源、咨询等国际化专业服务资源和能力,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在全球也属于第一梯队城市。这样的“软环境”和综合实力,自然是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入驻的前提条件之一。

此外,上海及其领衔的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不仅本身有着巨大的市场规模优势,且具有较强的辐射能力和开放性,与其他区域保持着较强的经济联系,这使得很多跨国企业把总部设在上海,也利于布局全国乃至整个亚太市场。近年来,上海首店经济发展持续领跑全国,也是同样的道理。

如2023年,上海共计引入1215家首店,同比增长13.2%,其中亚洲级别以上首店11家,全国以上高能级首店合计占比达到13.7%,规模质量继续蝉联全国城市首位。

同时,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上海长期形成的国际化氛围,和对外来事物、多元文化的包容度,也使其成为外资和跨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理想之选。

上海浦东特斯拉超级工厂MODEL3生产线。IC 资料图

面对日趋激烈的“总部争夺战”,上海做了哪些努力?

当然,先天优势显著,并不意味着上海在吸引跨国企业地区总部上就能“躺赢”。

一方面,近年来全国不少城市都把打造总部经济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这条赛道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更重要的是,“总部争夺战”不仅限于一国之内的比拼,更是在全球范围“一决高下”。因此,持续优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始终保持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营商环境优势,上海从未停下脚步。

如今年初,上海出台了《坚持对标改革持续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其中明确,坚持系统集成、持续迭代升级,以市场化为鲜明主线、法治化为基础保障、国际化为重要标准,为更好地服务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和城市核心功能提升,持续打造贸易投资便利、行政效率高效、政务服务规范、法治体系完善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具体措施中就包括,在更多中心城区扩大“外国人工作、居留单一窗口”办证服务范围,从A类外国人工作许可证扩大至B类,让外籍人士办证更加便利高效;推动新版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五星卡”在沪落地更多便利化应用场景等。

今年2月,上海又专门印发《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发展资金管理办法》,明确要加快发展总部经济,加大对跨国公司的扶持培育,鼓励跨国公司在本市设立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提升外资发展质量。

一些具体措施也充分显示出上海对发展总部经济的诚意。如对在本市认定的跨国公司亚洲区、亚太区或更大区域的地区总部或事业部总部,符合一定条件的,可获得300万元人民币的一次性高能级奖励。

另一方面,近几年由于全球经济放缓以及日益加剧的贸易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全球外资活跃度有所下降。要吸引更多的跨国企业总部,势必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如上个月公布的《世界投资报告2024》中文版显示,2023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下降2%。如果将外资中转地排除在外,全球外国投资更是连续第二年大幅下降超过10%。

这样的大环境下,上海跨国企业地区总部“逆势”增长,其实与多方面的努力分不开。如在加强与外商投资企业的常态化沟通上,上海持续发力。像上个月,上海举行了第36次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共有来自13个国家的34位顶尖国际企业家相聚上海。此外,上海各区也有不少加力行动。

如静安区今年以来已召开与欧盟企业对话会、日资企业圆桌会、“一带一路”外资企业圆桌会等,针对企业提出的企业高管紧急入境需求,积极协调出入境管理部门,为海外人士来华提供更加便捷优质的服务;杨浦则着力打造“暖杨洋”外资服务品牌,强化要素供给和政策保障,举办国际企业家圆桌交流会、外资政策解读会等活动,并发挥德国海外商会联盟、湾区委员会、北欧创新中心等驻沪涉外机构联通政企、融通内外的功能,助力企业交到“新伙伴”、嗅到“新商机”、找到“新引擎”……

这其实也是上海吸引外资和跨国企业总部的一个突出优势,即上海很多区域都非常看重外资,因此相互间便会有更明显的竞争意识,由此也倒逼出更多的吸引外资的创新手段和持续推进国际化营商环境优化的动力。

另外,上海在自贸区建设、产业升级和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等方面所展现出的巨大增量市场空间,也给全球跨国企业提供了发展机遇与预期。

今年7月,上海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实施方案》明确,稳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包括深入推进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积极争取金融服务、生物医药、时尚消费等重点领域扩大开放措施先行先试;在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加快生物医药领域外商投资项目落地投产,鼓励外商投资企业依法在沪开展境外已上市细胞和基因治疗药品临床试验等。这些无疑为更多外资企业进入上海打开了新的市场空间。

外资对上海持续投下“信任票”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数量的持续增多,只是上海开放型经济活力的体现之一。

上海市商务委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上海新设外资企业3007家,同比增长18.3%。上海继续成为外商最青睐的投资首选地之一、跨国公司全球供应链产业链布局的首选地之一。

而不管是跨国企业总部数量持续增长,还是新设外资企业总量继续保持高增速,都可以说是给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投下了最具分量的信任票。

对今天的上海来说,跨国企业已是开放型经济发展和城市能级不断跃升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支撑。数据显示,目前上海市外资企业已经超过7.5万家,实际使用外资累计达到3500亿美元,外资企业创造了上海近60%的货物进出口,40%的工业产值,1/3的税收,1/4的GDP和1/5的就业。

上海在优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等方面的持续努力,可以真正让外资企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做大做强”,也有利于促进全国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展现更突出的大城大担当。

海报设计:周寰

浏览量: 127

广西横州市那罗村三家养猪场粪污直排,官方:已知情

近日,家住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州市校椅镇那罗村的村民代表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反映称,当地三个大型养猪场违法排放粪污,致附近水渠、池塘污染,甚至影响到村民的农作物生长和日常生活用水。

村民代表称,曾与养猪场负责人协商无果后,投诉到环保部门以及市长热线,甚至召开过村民大会联名反映养猪场环境污染问题,仍未解决。

澎湃新闻注意到,横州市自2019年整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村民反映的三家养猪场均已列入2023年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名单,三家养猪场已获中央财政补贴共计367.15万元,用于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对于村民反映的三家养猪场粪污污染问题,10月18日,澎湃新闻记者分别致电南宁市生态环境局办公室、横州市生态环境局办公室及下属水环境管理科询问此事,对方均表示对此事不清楚。南宁市生态环境局法务科表示对此事知情,但由于此案没有结案,具体情况不能向记者透露。

养猪场围村

在广西横州市校椅镇,黄辉养猪场、横县兴展养殖有限公司和横县鑫盛养猪场三家大型养猪场围绕那罗村而建,分别位于村东、西、北三个方向。自2021年以来,三家养猪场的环评陆续获批复,并开始投产。环评显示,三家养猪场都建有沼气池、堆粪房或粪便、污水处理区。

环评显示,三家养猪场出栏生猪规模达三万余头生猪,横县兴展养殖有限公司、黄辉养猪场分别于去年、今年申请了扩建。此外,村民反映,村庄附近还有近10个私户圈养着近万头猪。

那罗村多位村民反映,三家养猪场未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导致大量的猪粪、猪尿等污染物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周边环境。养猪场将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放到附近的水渠、池塘等水体中,导致水质恶化,同时这些污水还渗入地下,污染了地下水,影响了村民的饮水安全。另外,养猪场产生的恶臭气味弥漫在村庄上空,尤其在夏季,蚊蝇滋生,严重影响了村民的身心健康。养猪场将猪粪等废弃物随意排放,导致农作物生长受阻,甚至出现了减产、绝收的情况。

村民提供的大量图片和视频显示,村内坑塘、水沟的水体颜色发绿,呈现富营养化,今年夏天,村民家中自来水放出来的水发绿,洗澡后浑身发痒。

村民要求,养猪场立即停止一切违法排污行为,并采取有效措施对已经造成的污染进行治理,并呼吁监管部门加强对该区域的环保监管力度,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村民家中水管接出来的水呈墨绿色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环评称养殖废水不外排

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南宁市行政审批局官网的公开信息,记者查询到上述三家公司环境影响报告书均被批准通过。

其中,横县兴展养殖有限公司于2022年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系统”上按年出栏4800头育肥猪的养殖规模进行了备案登记,备案登记成功后横县兴展养殖有限公司开始施工建设,并于2023年在南宁市横州市发改委进行扩建项目备案。扩建规模为年出栏10200头育肥猪,在现有的2栋闲置猪舍进行扩建,完善环保工程、应急工程及排水工程。扩建完成后全场年出栏15000头育肥猪。

根据南宁市行政审批局2023年8月公示的《横县兴展养殖有限公司肉猪养殖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扩建项目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为:猪舍、污水处理系统产生的恶臭经处理后无组织排放;项目产生的养殖废水经污水管道进入现有工程黑膜沼气池工程进行厌氧发酵处理,经处理后废水用于项目消纳区施肥,不外排;猪粪、饲料残渣、沼渣经水泡粪软化稀释后,进入黑膜沼气池处理,形成的沼液、沼渣用于消纳区施肥。

环评公众参与结论显示,该扩建项目分别于2023年6月2日、2023年8月11日在网络、报纸、张贴公示期间均未收到环境保护相关的反馈意见。2023年11月16日,南宁市行政审批局对上述扩建项目环评进行了批复。

横县鑫盛养猪场2021年批复的环评显示年出栏生猪16000头。村民称,三家养猪场中,横县鑫盛养猪场(村北面)离水源地最近,这个水源地通过深水井供应14个自然村共计一万多人的生活用水。三年来,养猪场排污导致的水污染问题反复发生,却一直未得到解决。村民代表曾联系养猪场、生产队、村委协商,无果后投诉至环保部门、拨打市长热线,还召开过村民大会联名向政府反映“彻底整改或者关停猪场”来解决养猪场环境污染问题。

9月22日,拍摄于高速路旁的水渠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官方称已对此事知情

针对三家养猪场的排污问题,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信访办公室称污染问题已解决,具体细节询问广西环保宣教中心。然而,宣教中心称对此事并不知晓。记者再次拨通信访办公室电话,信访办公室称具体细节并不知晓,建议联系南宁市或横州市生态环境局。

随后,记者联系南宁市生态环境局办公室、横州市生态环境局办公室及下属水环境管理科询问此事,但均表示对此事不清楚。南宁市生态环境局法务科表示由于此案没有结案,情况不能向记者透露。

村民称,村里曾组织村民代表多方联系,进行协商投诉,但污染问题仍未改善。环保执法部门此前到养猪场检查并没有解决问题。村民怀疑,养猪废水问题得不到处理,与养猪场间歇性排水特别是趁下雨天排污不无关系。

“每当降雨前,养猪场会大量排放污水,因此水污染问题并非持续存在,而是间歇出现。”村民称,其中污染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2022年4月至5月,村庄内多位村民出现腹泻、皮疹、红斑等症状,后供水公司连续多日每天提供三桶水供村民使用。

那罗村受污水影响的农田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澎湃新闻注意到,根据广西南宁横州市政府网站2024年6月17日发布的“关于拨付横州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财政补助资金公示”显示,横州市自2019年整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这三家养猪场均位列2023年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名单,中央财政共计补贴367.15万元用于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公示显示,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已组织专家对横州市项目进行自治区级验收,已通过现场核验。


获取更多RSS:
https://feedx.net
https://feedx.run

近日,家住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州市校椅镇那罗村的村民代表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反映称,当地三个大型养猪场违法排放粪污,致附近水渠、池塘污染,甚至影响到村民的农作物生长和日常生活用水。

村民代表称,曾与养猪场负责人协商无果后,投诉到环保部门以及市长热线,甚至召开过村民大会联名反映养猪场环境污染问题,仍未解决。

澎湃新闻注意到,横州市自2019年整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村民反映的三家养猪场均已列入2023年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名单,三家养猪场已获中央财政补贴共计367.15万元,用于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对于村民反映的三家养猪场粪污污染问题,10月18日,澎湃新闻记者分别致电南宁市生态环境局办公室、横州市生态环境局办公室及下属水环境管理科询问此事,对方均表示对此事不清楚。南宁市生态环境局法务科表示对此事知情,但由于此案没有结案,具体情况不能向记者透露。

养猪场围村

在广西横州市校椅镇,黄辉养猪场、横县兴展养殖有限公司和横县鑫盛养猪场三家大型养猪场围绕那罗村而建,分别位于村东、西、北三个方向。自2021年以来,三家养猪场的环评陆续获批复,并开始投产。环评显示,三家养猪场都建有沼气池、堆粪房或粪便、污水处理区。

环评显示,三家养猪场出栏生猪规模达三万余头生猪,横县兴展养殖有限公司、黄辉养猪场分别于去年、今年申请了扩建。此外,村民反映,村庄附近还有近10个私户圈养着近万头猪。

那罗村多位村民反映,三家养猪场未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导致大量的猪粪、猪尿等污染物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周边环境。养猪场将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放到附近的水渠、池塘等水体中,导致水质恶化,同时这些污水还渗入地下,污染了地下水,影响了村民的饮水安全。另外,养猪场产生的恶臭气味弥漫在村庄上空,尤其在夏季,蚊蝇滋生,严重影响了村民的身心健康。养猪场将猪粪等废弃物随意排放,导致农作物生长受阻,甚至出现了减产、绝收的情况。

村民提供的大量图片和视频显示,村内坑塘、水沟的水体颜色发绿,呈现富营养化,今年夏天,村民家中自来水放出来的水发绿,洗澡后浑身发痒。

村民要求,养猪场立即停止一切违法排污行为,并采取有效措施对已经造成的污染进行治理,并呼吁监管部门加强对该区域的环保监管力度,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村民家中水管接出来的水呈墨绿色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环评称养殖废水不外排

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南宁市行政审批局官网的公开信息,记者查询到上述三家公司环境影响报告书均被批准通过。

其中,横县兴展养殖有限公司于2022年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系统”上按年出栏4800头育肥猪的养殖规模进行了备案登记,备案登记成功后横县兴展养殖有限公司开始施工建设,并于2023年在南宁市横州市发改委进行扩建项目备案。扩建规模为年出栏10200头育肥猪,在现有的2栋闲置猪舍进行扩建,完善环保工程、应急工程及排水工程。扩建完成后全场年出栏15000头育肥猪。

根据南宁市行政审批局2023年8月公示的《横县兴展养殖有限公司肉猪养殖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扩建项目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为:猪舍、污水处理系统产生的恶臭经处理后无组织排放;项目产生的养殖废水经污水管道进入现有工程黑膜沼气池工程进行厌氧发酵处理,经处理后废水用于项目消纳区施肥,不外排;猪粪、饲料残渣、沼渣经水泡粪软化稀释后,进入黑膜沼气池处理,形成的沼液、沼渣用于消纳区施肥。

环评公众参与结论显示,该扩建项目分别于2023年6月2日、2023年8月11日在网络、报纸、张贴公示期间均未收到环境保护相关的反馈意见。2023年11月16日,南宁市行政审批局对上述扩建项目环评进行了批复。

横县鑫盛养猪场2021年批复的环评显示年出栏生猪16000头。村民称,三家养猪场中,横县鑫盛养猪场(村北面)离水源地最近,这个水源地通过深水井供应14个自然村共计一万多人的生活用水。三年来,养猪场排污导致的水污染问题反复发生,却一直未得到解决。村民代表曾联系养猪场、生产队、村委协商,无果后投诉至环保部门、拨打市长热线,还召开过村民大会联名向政府反映“彻底整改或者关停猪场”来解决养猪场环境污染问题。

9月22日,拍摄于高速路旁的水渠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官方称已对此事知情

针对三家养猪场的排污问题,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信访办公室称污染问题已解决,具体细节询问广西环保宣教中心。然而,宣教中心称对此事并不知晓。记者再次拨通信访办公室电话,信访办公室称具体细节并不知晓,建议联系南宁市或横州市生态环境局。

随后,记者联系南宁市生态环境局办公室、横州市生态环境局办公室及下属水环境管理科询问此事,但均表示对此事不清楚。南宁市生态环境局法务科表示由于此案没有结案,情况不能向记者透露。

村民称,村里曾组织村民代表多方联系,进行协商投诉,但污染问题仍未改善。环保执法部门此前到养猪场检查并没有解决问题。村民怀疑,养猪废水问题得不到处理,与养猪场间歇性排水特别是趁下雨天排污不无关系。

“每当降雨前,养猪场会大量排放污水,因此水污染问题并非持续存在,而是间歇出现。”村民称,其中污染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2022年4月至5月,村庄内多位村民出现腹泻、皮疹、红斑等症状,后供水公司连续多日每天提供三桶水供村民使用。

那罗村受污水影响的农田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澎湃新闻注意到,根据广西南宁横州市政府网站2024年6月17日发布的“关于拨付横州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财政补助资金公示”显示,横州市自2019年整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这三家养猪场均位列2023年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名单,中央财政共计补贴367.15万元用于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公示显示,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已组织专家对横州市项目进行自治区级验收,已通过现场核验。


获取更多RSS:
https://feedx.net
https://feedx.run
浏览量: 64

生育的细节㉑|不粘锅涂层影响男性精子质量?澎湃新闻对话黄荷凤院士

【编者按】

2011年至今,我国生育政策已从“双独二孩”发展到“全面三孩”。历经10余年嬗变,“让不让生”已不再是问题,取而代之的是“想不想生”“能不能生”和“生了怎么养”。

回顾政策历程,从2011年的“双独二孩”,到2013年的“单独二孩”,再到2016年实施“全面二孩”,2021年放开“三孩”,这表明政府提高人口生育水平的决心。事实上,生育背后还有诸多复杂的社会因素相互牵扯,“说生就生”并不容易。

基于此,澎湃新闻推出“生育的细节”系列报道,精选国内外新刊发的人口研究,将后人口转型时期人们的生育决策及行为置于“显微镜”下,以人为本,探究细节。

今日,本系列推出第二十一篇,关注微塑料对男性生殖健康的影响。

不粘锅涂层竟可引起男性精子质量下降?一项大样本研究给出新证据。

该研究由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遗传与发育研究院黄荷凤院士团队联合第三军医大学曹佳教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段书音副教授等开展,该研究论文近日已发表在《柳叶刀》子刊eBioMedicine上。

刊发的论文  “上海科协”微信公众号 图

这一研究聚焦微塑料对精液质量的影响,检测了中国3个地区——河南郑州、山东济南、湖北孝感的113名男性的精液和尿液样本中的8种微塑料,结果显示,所有样本中均检测到了微塑料,其中,聚苯乙烯(PS)、聚丙烯(PP)和聚乙烯(PE)的检出率最高。该研究独特地确定了PTFE(聚四氟乙烯,一种广泛用于不粘锅的涂层材料)与精子质量降低显著相关,包括精子总数、精液浓度和精子运动能力等指标的降低。

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微塑料可能具有不同的毒性机制和生物累积效应。因此,当人类同时接触多种微塑料时,会产生协同效应,进一步加剧对生殖系统的损害。

微塑料来源于哪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哪些途径可以接触到微塑料?为何不粘锅中的PTFE能进入我们的人体?这对于我们今后避免微塑料又有哪些启示?近日,澎湃新闻记者对话中国科学院院士黄荷凤,来回答这项研究背后大众关心的生殖与健康问题。

黄荷凤院士正在开展研究。受访团队供图

澎湃新闻:这项研究的意义和初衷是什么?

黄荷凤:近50年,全球男性精子质量急剧下降,人均精子浓度从1.012亿/毫升,下降到了4900万/毫升,降幅达到了51.6%。而精子数量则变化更大,下降了62.3%。其中,环境因素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影响,自1970年代起,塑料制品开始普及,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如包装、容器、电子产品等。这与精子质量的迅速下降在时间轴上存在一定契合。本研究的开展,历时近2年时间,是为了探讨不同地区人群微塑料暴露种类及对生殖健康的影响。

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这项研究,呼吁全球、全社会共同关注环境污染对生殖的影响,科学的发展与进步,要考虑人类生存的环境,我们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村”,只有大家齐心协力保护自然环境,才能保护人类的生育能力,才能让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澎湃新闻:微塑料的来源有哪些?微塑料影响生育健康的研究,此前是否也有人开展过?

黄荷凤:目前,微塑料主要有两大来源,一是为了满足工业和日常需求而制造的,常见于化妆品、清洁用品中的摩擦剂,例如牙膏和去角质膏,以及纺织品、纤维服装等;二是次生于各种塑料制品,尤其是一次性用品,如一次性塑料瓶、 打包盒、塑料袋等,经过分裂和减小体积后形成塑料颗粒。

在本研究之前,已经有一些研究人员对微塑料与生育健康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索。如北大团队首次在人类睾丸和精液以及在不孕女性子宫内膜中均检测到了微塑料,然而,这些研究大多样本量较小或单个地区,与生育功能下降的直接影响研究还比较少。

“上海科协”微信公众号 图

澎湃新闻:这次研究结果提示了常用的不粘锅涂层聚四氟乙烯 (PTFE)的暴露以及微塑料暴露类型的数量,与精子质量的显著下降密切相关,这个研究结果如何得出?在这项研究中,如何排除年龄、作息、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带来的干扰因素?

黄荷凤:本研究通过在中国多个地区进行多站点研究,收集了精液和尿液样本,并采用了先进的拉曼光谱技术对样本中的微塑料颗粒进行了识别,鉴别出8种微塑料颗粒,包括聚苯乙烯(PS)、聚丙烯(PP)、聚碳酸酯(PC)、聚乙烯 (PE)、聚氯乙烯(PVC)、聚四氟乙烯(PTF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

研究采用不同的统计分析方法,在调整年龄、体重指数BMI、吸烟、饮酒和采样地点等混杂因素,并排除塑料制品行业职业暴露后,评估了微塑料暴露与精子质量(包括精子总数、浓度、活力和形态)之间的关联,重点研究聚四氟乙烯(PTFE)的影响。

按地区、精液和尿液划分的簇状微塑料类型分布。 “上海科协”微信公众号 图

结果发现,随着PTFE暴露和微塑料暴露类型的增加,精子质量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单一其他微塑料颗粒的暴露并没有独立影响。

本研究纳入了年龄、吸烟、饮酒、体重指数等作为潜在的干扰因素,并排除有塑料制品企业工作者的职业暴露,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相关信息,通过多变量统计模型数据分析时进行了校正,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澎湃新闻:PTFE颗粒除了不粘锅外,是否还可能来自其他途径?

黄荷凤:PTFE(聚四氟乙烯)商业名称为“特氟龙”,PTFE 广泛使用在各个领域,但在一般人群可以接触到的生活用品中,最大的可能就是不粘锅涂层。

特氟龙是不粘锅的主要涂层材料,目前市面上流行度高的不粘锅基本都是特氟龙材质的,大多不粘锅产品之间的区别在于涂层中是否添加了石墨烯、晶石颗粒等原料,或者是否运用了更先进的技术等,如特殊的内壁纹路、先进的旋涂技术、特殊锚的结构技术等。

此外,“特氟龙”由于耐高温、耐磨、绝缘等特性,还被广泛用作电线电缆绝缘材料、高温胶带、工业设备的防腐涂层、制造医疗器械和人工脏器等医疗和生物材料,或者是被用作润滑剂、 水管内层涂料等多种产品。

澎湃新闻:这项研究是不是意味着男性要避免使用不粘锅?如何科学看待不粘锅的使用?

黄荷凤:当使用涂有 PTFE 涂层的不粘锅烹饪时,可释放 5μm ~ 227 μm 的聚四氟乙烯颗粒,有 2.2±0.4 个颗粒释放出,而旧的不粘锅炊具高达 4.6±1.5 颗粒,聚四氟乙烯砧板可以释放塑料微塑料碎片(8 μm-13 mm),加热聚四氟乙烯锅半小时,可以释放气态颗粒,特别在 486°C,其中空气中的PTFE纳米颗粒能形成 PFOA(全氟辛酸),在空气中持续存在。

通过主要精液参数的聚类分析分类的微塑料暴露与精液质量差相关。 “上海科协”微信公众号 图

这些研究强调磨损和表面损伤长期使用,造成的炊具陈旧,及持续高温烹饪,可能加剧聚四氟乙烯的释放。

建议不粘锅烹饪时尽量在中、低火进行,避免长时间干烧,避免尖锐的搅拌器、锅铲等刮擦不粘锅,减少烹饪硬质食物如贝壳类等,定期检查不粘锅涂层破损情况,及时更换,还可以用我们中国传统铁锅,不仅增加烹饪风味,还能够补充铁剂,也可以尝试不锈钢锅和陶瓷锅等。

澎湃新闻:这项研究对于如何提高男子生育能力有何启示?接下来研究还会继续开展吗?

黄荷凤:这项研究提醒我们,微塑料暴露可能对男性生育能力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减少微塑料暴露是提高男子生育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人们可以通过减少使用塑料制品、加强垃圾分类和回收等方式来降低微塑料的环境污染水平。此外,对于经常接触塑料制品的职业人群,也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来减少暴露。

接下来,针对聚四氟乙烯和其他微塑料,我们课题组已经完成了多组学测序以及从动物和细胞层面进行生殖损伤的机制探索,之后我们还会不断研究微塑料对人类生殖系统损伤的机制,研究它究竟怎么影响人类的生殖系统。

同时,我们有一项恢复精子功能的生物制剂目前正在进行专利注册,也进行了微塑料精子损伤后修复研究,未来希望能够进行专利转化。

不仅对男性生殖有关注,我们也对女性的生育功能也纳入研究,我们也在开展多中心的微塑料暴露研究,未来将有相关成果和大家分享。

【编者按】

2011年至今,我国生育政策已从“双独二孩”发展到“全面三孩”。历经10余年嬗变,“让不让生”已不再是问题,取而代之的是“想不想生”“能不能生”和“生了怎么养”。

回顾政策历程,从2011年的“双独二孩”,到2013年的“单独二孩”,再到2016年实施“全面二孩”,2021年放开“三孩”,这表明政府提高人口生育水平的决心。事实上,生育背后还有诸多复杂的社会因素相互牵扯,“说生就生”并不容易。

基于此,澎湃新闻推出“生育的细节”系列报道,精选国内外新刊发的人口研究,将后人口转型时期人们的生育决策及行为置于“显微镜”下,以人为本,探究细节。

今日,本系列推出第二十一篇,关注微塑料对男性生殖健康的影响。

不粘锅涂层竟可引起男性精子质量下降?一项大样本研究给出新证据。

该研究由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遗传与发育研究院黄荷凤院士团队联合第三军医大学曹佳教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段书音副教授等开展,该研究论文近日已发表在《柳叶刀》子刊eBioMedicine上。

刊发的论文  “上海科协”微信公众号 图

这一研究聚焦微塑料对精液质量的影响,检测了中国3个地区——河南郑州、山东济南、湖北孝感的113名男性的精液和尿液样本中的8种微塑料,结果显示,所有样本中均检测到了微塑料,其中,聚苯乙烯(PS)、聚丙烯(PP)和聚乙烯(PE)的检出率最高。该研究独特地确定了PTFE(聚四氟乙烯,一种广泛用于不粘锅的涂层材料)与精子质量降低显著相关,包括精子总数、精液浓度和精子运动能力等指标的降低。

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微塑料可能具有不同的毒性机制和生物累积效应。因此,当人类同时接触多种微塑料时,会产生协同效应,进一步加剧对生殖系统的损害。

微塑料来源于哪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哪些途径可以接触到微塑料?为何不粘锅中的PTFE能进入我们的人体?这对于我们今后避免微塑料又有哪些启示?近日,澎湃新闻记者对话中国科学院院士黄荷凤,来回答这项研究背后大众关心的生殖与健康问题。

黄荷凤院士正在开展研究。受访团队供图

澎湃新闻:这项研究的意义和初衷是什么?

黄荷凤:近50年,全球男性精子质量急剧下降,人均精子浓度从1.012亿/毫升,下降到了4900万/毫升,降幅达到了51.6%。而精子数量则变化更大,下降了62.3%。其中,环境因素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影响,自1970年代起,塑料制品开始普及,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如包装、容器、电子产品等。这与精子质量的迅速下降在时间轴上存在一定契合。本研究的开展,历时近2年时间,是为了探讨不同地区人群微塑料暴露种类及对生殖健康的影响。

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这项研究,呼吁全球、全社会共同关注环境污染对生殖的影响,科学的发展与进步,要考虑人类生存的环境,我们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村”,只有大家齐心协力保护自然环境,才能保护人类的生育能力,才能让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澎湃新闻:微塑料的来源有哪些?微塑料影响生育健康的研究,此前是否也有人开展过?

黄荷凤:目前,微塑料主要有两大来源,一是为了满足工业和日常需求而制造的,常见于化妆品、清洁用品中的摩擦剂,例如牙膏和去角质膏,以及纺织品、纤维服装等;二是次生于各种塑料制品,尤其是一次性用品,如一次性塑料瓶、 打包盒、塑料袋等,经过分裂和减小体积后形成塑料颗粒。

在本研究之前,已经有一些研究人员对微塑料与生育健康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索。如北大团队首次在人类睾丸和精液以及在不孕女性子宫内膜中均检测到了微塑料,然而,这些研究大多样本量较小或单个地区,与生育功能下降的直接影响研究还比较少。

“上海科协”微信公众号 图

澎湃新闻:这次研究结果提示了常用的不粘锅涂层聚四氟乙烯 (PTFE)的暴露以及微塑料暴露类型的数量,与精子质量的显著下降密切相关,这个研究结果如何得出?在这项研究中,如何排除年龄、作息、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带来的干扰因素?

黄荷凤:本研究通过在中国多个地区进行多站点研究,收集了精液和尿液样本,并采用了先进的拉曼光谱技术对样本中的微塑料颗粒进行了识别,鉴别出8种微塑料颗粒,包括聚苯乙烯(PS)、聚丙烯(PP)、聚碳酸酯(PC)、聚乙烯 (PE)、聚氯乙烯(PVC)、聚四氟乙烯(PTF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

研究采用不同的统计分析方法,在调整年龄、体重指数BMI、吸烟、饮酒和采样地点等混杂因素,并排除塑料制品行业职业暴露后,评估了微塑料暴露与精子质量(包括精子总数、浓度、活力和形态)之间的关联,重点研究聚四氟乙烯(PTFE)的影响。

按地区、精液和尿液划分的簇状微塑料类型分布。 “上海科协”微信公众号 图

结果发现,随着PTFE暴露和微塑料暴露类型的增加,精子质量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单一其他微塑料颗粒的暴露并没有独立影响。

本研究纳入了年龄、吸烟、饮酒、体重指数等作为潜在的干扰因素,并排除有塑料制品企业工作者的职业暴露,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相关信息,通过多变量统计模型数据分析时进行了校正,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澎湃新闻:PTFE颗粒除了不粘锅外,是否还可能来自其他途径?

黄荷凤:PTFE(聚四氟乙烯)商业名称为“特氟龙”,PTFE 广泛使用在各个领域,但在一般人群可以接触到的生活用品中,最大的可能就是不粘锅涂层。

特氟龙是不粘锅的主要涂层材料,目前市面上流行度高的不粘锅基本都是特氟龙材质的,大多不粘锅产品之间的区别在于涂层中是否添加了石墨烯、晶石颗粒等原料,或者是否运用了更先进的技术等,如特殊的内壁纹路、先进的旋涂技术、特殊锚的结构技术等。

此外,“特氟龙”由于耐高温、耐磨、绝缘等特性,还被广泛用作电线电缆绝缘材料、高温胶带、工业设备的防腐涂层、制造医疗器械和人工脏器等医疗和生物材料,或者是被用作润滑剂、 水管内层涂料等多种产品。

澎湃新闻:这项研究是不是意味着男性要避免使用不粘锅?如何科学看待不粘锅的使用?

黄荷凤:当使用涂有 PTFE 涂层的不粘锅烹饪时,可释放 5μm ~ 227 μm 的聚四氟乙烯颗粒,有 2.2±0.4 个颗粒释放出,而旧的不粘锅炊具高达 4.6±1.5 颗粒,聚四氟乙烯砧板可以释放塑料微塑料碎片(8 μm-13 mm),加热聚四氟乙烯锅半小时,可以释放气态颗粒,特别在 486°C,其中空气中的PTFE纳米颗粒能形成 PFOA(全氟辛酸),在空气中持续存在。

通过主要精液参数的聚类分析分类的微塑料暴露与精液质量差相关。 “上海科协”微信公众号 图

这些研究强调磨损和表面损伤长期使用,造成的炊具陈旧,及持续高温烹饪,可能加剧聚四氟乙烯的释放。

建议不粘锅烹饪时尽量在中、低火进行,避免长时间干烧,避免尖锐的搅拌器、锅铲等刮擦不粘锅,减少烹饪硬质食物如贝壳类等,定期检查不粘锅涂层破损情况,及时更换,还可以用我们中国传统铁锅,不仅增加烹饪风味,还能够补充铁剂,也可以尝试不锈钢锅和陶瓷锅等。

澎湃新闻:这项研究对于如何提高男子生育能力有何启示?接下来研究还会继续开展吗?

黄荷凤:这项研究提醒我们,微塑料暴露可能对男性生育能力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减少微塑料暴露是提高男子生育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人们可以通过减少使用塑料制品、加强垃圾分类和回收等方式来降低微塑料的环境污染水平。此外,对于经常接触塑料制品的职业人群,也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来减少暴露。

接下来,针对聚四氟乙烯和其他微塑料,我们课题组已经完成了多组学测序以及从动物和细胞层面进行生殖损伤的机制探索,之后我们还会不断研究微塑料对人类生殖系统损伤的机制,研究它究竟怎么影响人类的生殖系统。

同时,我们有一项恢复精子功能的生物制剂目前正在进行专利注册,也进行了微塑料精子损伤后修复研究,未来希望能够进行专利转化。

不仅对男性生殖有关注,我们也对女性的生育功能也纳入研究,我们也在开展多中心的微塑料暴露研究,未来将有相关成果和大家分享。

浏览量: 112

韩国防部:朝鲜的单方面主张无确认及反驳价值

针对朝鲜宣布渗透至平壤的无人机为韩军方所属,韩国国防部当地时间19日表示,针对朝鲜的单方面主张并无确认及反驳的价值。

△朝方公布的无人机残骸

朝鲜外务省11日晚间发表声明,谴责韩国无人机侵犯朝鲜领空,称此系严重犯罪行为。韩国国防部长官金龙显当天表示,韩军方没有向朝鲜发射无人机。18日,朝鲜国防省发言人表示,朝方通过决定性物证证明了无人机渗透入平壤事件由韩国军方主导。


获取更多RSS:
https://feedx.net
https://feedx.run

针对朝鲜宣布渗透至平壤的无人机为韩军方所属,韩国国防部当地时间19日表示,针对朝鲜的单方面主张并无确认及反驳的价值。

△朝方公布的无人机残骸

朝鲜外务省11日晚间发表声明,谴责韩国无人机侵犯朝鲜领空,称此系严重犯罪行为。韩国国防部长官金龙显当天表示,韩军方没有向朝鲜发射无人机。18日,朝鲜国防省发言人表示,朝方通过决定性物证证明了无人机渗透入平壤事件由韩国军方主导。


获取更多RSS:
https://feedx.net
https://feedx.run
浏览量: 51

大疆起诉美国国防部

美国东部时间10月18日,大疆就被错误列入CMC制裁清单对美国国防部提起诉讼。大疆一直致力于推动民用无人机产品的应用与创新,反对产品用于军事用途。

据了解,美国国防部所谓“CMC清单”,即中国军事企业清单(Chinese Military Companies List),是美国国防部根据《2021财年国防授权法案》第1260H条制定的“黑名单”,旨在识别在美国直接或间接运营的中国军事企业,目前已有多家中国企业被恶意列入。

对于美方指控和相关制裁行动,中国外交部此前已明确表示,坚决反对美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划设各类名目的歧视性清单,无理打压中国企业,破坏中美正常经贸合作。美方做法违背其一贯标榜的市场竞争原则和国际经贸规则,打击外国企业在美投资经营信心,损害美国企业和投资者利益,终将反噬自身。

美国东部时间10月18日,大疆就被错误列入CMC制裁清单对美国国防部提起诉讼。大疆一直致力于推动民用无人机产品的应用与创新,反对产品用于军事用途。

据了解,美国国防部所谓“CMC清单”,即中国军事企业清单(Chinese Military Companies List),是美国国防部根据《2021财年国防授权法案》第1260H条制定的“黑名单”,旨在识别在美国直接或间接运营的中国军事企业,目前已有多家中国企业被恶意列入。

对于美方指控和相关制裁行动,中国外交部此前已明确表示,坚决反对美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划设各类名目的歧视性清单,无理打压中国企业,破坏中美正常经贸合作。美方做法违背其一贯标榜的市场竞争原则和国际经贸规则,打击外国企业在美投资经营信心,损害美国企业和投资者利益,终将反噬自身。

浏览量: 58

文章分页

上一页 1 … 2,668 2,669 2,670 … 3,611 下一页

Copyright © 2024 51蛙吖蛙 – 3D社交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