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生活

如何比较 cos 38° 和 tan 38° 的大小?

已知

,下对此结论进行证明。

欲证明

只需证明

只需证明

,易知

附近单调递减且有一根

问题转化为证明

注意到

,从而转化为证明

只需证明

只需证明

,从而易知在

单调递减,

单调递减。

从而

,都有

因而可以加强为证明

利用万能公式,

,易知

单调递减,则只需证明

只需证明

易知在

,则可以加强为证明

只需证明

没有了三角函数的运算变得简单得多。易知

,因此

。从而问题得证。


手画三角函数线或者函数图像并不能看出来;借助做图软件或者计算器就失去手算的乐趣了。有关以上两点的内容就请不要再在评论区里提及了。

捞自己一把,对运用类似的奇技淫巧证明不等式感兴趣的同学:

下面这道导数题,请问有什么好的方法和解题思路吗(非作业)?

感谢阅读。


(2019-09-30 更新)

鉴于有同学问及,补充一下

的计算方法(其实一搜就会有很多):

几何法 1:

Solidworks 画的,凑合看

如图所示的等腰

中,顶角

,底角

。做

的角平分线

交对边

;过点

边上的高

,垂足为

。容易看出

,设其长为 1。由

,可得

。设

,则

,解得

几何法 2:

如图所示,两条射线成一

的角。从顶点

开始,以前一次操作得到的新交点为圆心画半径为 1 的弧并与对边相交,依次得到

;再从

分别向对边做垂线

各个角度已经在图中标出,其中

。从而不妨设

。由相似关系

可得

,再结合二倍角关系

,使用其中形式较简单的代换即可解得。一并也可得到

的值。

三角法:

,则

即解方程

的符合条件的根。

,解之即得。

利用

等诱导公式的相等关系和二倍角、三倍角公式亦可以得出结果,在此不做赘述。

复数法:

,则有

,解之即得。

Posted in: 生活

有些什么普遍被认为不能被科学解释的问题其实已经被科学解释了?

头图

讲几个经常被解读为史前文明的地质学现象:

1,史前芯片 / 螺丝钉化石。

实际上是海百合或头足纲、腹足纲动物化石。

“史前芯片化石”是海百合茎碎片化石纵截面。
有些“史前螺丝钉化石”是黄铁矿化头足纲、腹足纲化石。
有些“史前螺丝钉化石”是海百合茎化石的外壁纹层。
灰岩中的海百合茎化石,呈现类似螺丝钉的外壁纹层。

“史前芯片化石”是海百合茎碎片化石纵截面。有些铁锈色“螺丝钉化石”是海百合茎化石的外壁纹层,有些铜黄色“史前螺丝钉化石”是黄铁矿化头足纲、腹足纲化石。这样的化石在北京大兴区、房山区,贵州关岭也比较常见。

2,外星人铁管。

实际上主要是植物化石,我在河北省邯郸市西部也见过。变成赤铁矿 / 针铁矿的植物化石呈现铁锈色的中空管道形状,并且与围岩结合紧密,被误当成外星人钉进岩石的铁管。

河北省邯郸市西部的铁化木。
太湖周边全新世沉积物中的铁化木,大炼钢铁时期曾被当作铁矿石,民间有组织地开采。

以下这个回答直观地呈现了现代沉积物里的铁质沉积交代植物。

有哪些石头在你眼里是宝,在别人眼里是草?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这些铁管有 7-8%的元素不能被识别?这是因为测试元素含量用了电子探针、能谱手段。天然赤铁矿、针铁矿含结构水,电子探针、能谱手段不能测 H 元素,结构水 / 羟基的氧因为与 H 结合,所以也会测不出,导致元素总和不足 100% 。

3,煤层金属球 / 石中立方体 / 史前金属零件。

椭球形黄铁矿结核。煤层常见。
以上三张图都是立方体形黄铁矿单晶,煤矸石中常见。
五角十二面体形黄铁矿单晶。金矿附近常见。
“史前金属零件”也可以由黄铁矿交代生物化石形成。

主要是黄铁矿。“金属球”主要是多晶质结核。石中立方体是黄铁矿单晶,形成这些规则形状,是因为黄铁矿在适宜的空间与温压、化学条件下结晶,而晶体有自范性。

晶体的自范性也会在其他矿物晶体上呈现。

菱锰矿的菱面体形晶体。
萤石的八面体形晶体。
自然硫的斜方锥聚形晶体。

4,鞋印上的三叶虫。

实际上是岩石的层理不均匀,岩石断口形状恰好类似现代人的鞋印。

退一步地讲,如果真是底泥鞋印痕迹,其与围岩不会有如此截然的接触界面,而是印痕边缘会有扰动的过渡环带。

5,史前核反应堆。

这主要是天然铀矿物与地下水共同作用形成的天然核反应堆,因为矿体构造可以使地下水流入矿体,所以地下水充当了天然核反应堆的中子减速剂。天然核反应与放射性衰变加热地下水后,矿体升温,水蒸发减少,所以核反应可以自发进行,并呈现有规律的周期变化。


其他实例:

这种石头是什么 如何形成的?

这是山上捡的圆石头,请大家看看,怎么解释这个现象?

阿拉伯阿纳斯拉巨石(Al naslaa)是怎么形成的?

好奇号火星探测器在夏普山的山坡上拍下的那扇「门」究竟是什么?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