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简单举几个栗子。
正如其他答主所言,古籍从影印本的繁体竖排到可供大众阅读的简体横排的过程中,信息的准确度是在不断降低的。其中讹误的出现可能是由于影印技术的不完善,也可能是由点校者的一些“人为失误”造成。前者当然无法避免,而后者我们应当努力减少。
比如说,清朝有个诗人叫黄景仁,他写的一组《感旧》诗非常有名,一共四首,在这里只摘出其四:
从此音尘各悄然,春山如黛草如烟。泪添吴苑三更雨,恨惹邮亭一夜眠。
讵有青鸟缄别句,聊将锦瑟记流年。他时脱便微之过,百转千回只自怜。
如果有了解过一些格律,应该很容易看出:全诗作为七律只有鸟字出律,鸟那个地方应当是一个平声字。进而可以猜想,这里出现讹误的可能性很大。
http://ctext.org/library.pl?if=gb&res=4148&remap=gb在“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里面搜《两当轩集》的影印本,这个字找出来是长这样的:
(鸟 —->鳥 乌 —->烏)。。。这能看出来个鬼啊(/#-_-)/︵┻━┻
作为对比,只好分别再找出这个文档里的“鸟”字和“乌”字(左边是“讵有鸟雀来空庭”,右边是“至者乌可知”)
和前面一对比,便可推断此处应是“乌”字无疑。
顺便拍了张手头一本上古出版的《两当轩集》,里面同样错印为“青鸟”:
第二个栗子就不那么费眼了,是一个朋友发在群里的,容我无耻地盗过来。阮大铖的《咏怀堂诗集》:
读下来发现后半段,尤其“寸寸皮尔曹”压根不是人话,韵也压得乱七八糟。正确的点法应该是这样:
扬州十万户,掘土为朝餐,太守闻之伤心肝。寸寸土,寸寸皮,尔曹乏食攘我为?
平水韵里面餐、肝同属十四寒,皮、为都在四支。改过之后,这几句就读着舒服多了。
所以哪怕是看起来不那么友好的点校过的“繁体字竖排”版本,相较于影印版也可能已经有些舛误了。在这个基础上出版简体横排,一些小错误只会越积越多(比如丧心病狂的“讵有青马缄别句”,网上一搜一大把……)
这些错误能被找出来,原因仅仅是我作为读者,碰巧懂一点平仄,大概分辨得出来啥和啥押韵。假如读者某一方面的知识储备不足,也许书中的某些舛误就会随着读者一代一代传下去。开个脑洞,有没有可能因为保存手段不够好、抑或是受点校者和读者知识所限,我们读的某些冷门书籍,相较于最初的版本早已经“面目全非”了呢?
出版物越接近古籍原本,可能产生的舛误就越少,我们在阅读时获得的信息也就越精确。也许“青乌”换成“青鸟”“青马”不影响表达,一首诗断成“寸寸皮尔曹”也能凭脑补凑出大意,但某些书籍——比如据说长沙马王堆汉墓挖出的《道德经》帛书本,就与当下市面流行的版本多有出入。《道德经》一共只五千个字。如果报道属实,一点微小的纠正都有可能意味着,与之相关的整个知识体系的重建。
当然,不是鼓励每个人都去读影印本,这不现实也并没有必要。作为读者,在能力范围允许内,尽量保持一个严谨的态度和一点对知识的尊重就足够了。同样,这个回答也可能会有不妥当之处,希望及时指出。
最后偏个题,放上吴王的一篇文章,尬膜。学诗与治学